绿意盎然花园地 原是垃圾填埋场

来源:新民晚报 2019-03-18 10:30 浏览量:3512

湿地内芳草萋萋,树林郁郁葱葱,孔雀野鸭不时探头,雕塑富有趣味……你能想象,这里曾经是臭气熏天的垃圾填埋场吗?

全封闭的卸料大厅,窗明几净的操控室,萌萌的智能机器人,绿树环绕的厂区……你能想象,这里是每天“吃”掉2400吨垃圾的焚烧厂吗?

上海每天产生2万多吨垃圾,最终大部分都会被运送到填埋场、焚烧厂等终端处理设施。然而,与我们平常想象的“脏乱差”不同,如今沪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公园式填埋场”和“花园式焚烧厂”,分布在松江、浦东、崇明等区,有的甚至已成为旅游度假区中的亮点对公众开放。

填埋场“再生”绿地

在国外,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已有很多案例。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垃圾填埋场,经过连续几十年的植被恢复,已建设成一片优美的景观绿地。

而上海的老港垃圾填埋场,也从多年前开始进行植被恢复。经过科研人员对闵行体育公园内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绿地的实践后,老港垃圾堆场封场后,也开始实施生态恢复。改良土壤,保留湿地,割掉疯长的一枝黄花,种上栾树、乌桕等落叶和常绿树种……如今老港已形成野趣、生态的近自然植被群落,湿地也引来许多野生动物筑巢栖息。不久的将来,上海首座以“再生”为主题的老港滨海郊野公园,也将在这里落成。

在松江区卖新公路,也有这样一个占地316.15亩的大花园。这里曾是上海首座符合卫生填埋标准的垃圾填埋场,18年前承担着全松江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至饱和时共填埋垃圾363万吨。2013年,政府部门投资6643万元,对此进行生态修复,进行渗滤液管道铺设、堆体修整、土层覆盖、防渗膜铺设、沼气收集燃烧、种植绿化等。如今,这座曾经散发着刺鼻臭味、蚊蝇遍地的垃圾填埋场,已华丽变身超16万平方米的“绿色花园”。

焚烧厂“催生”能源

而在风景秀丽的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坐落着上海天马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综合利用中心。走在厂区内,没有臭气扑鼻,只有干净整洁的道路和大厅,难以想象这里竟然有一座垃圾焚烧厂。在全封闭垃圾吊控制室里,两只德国进口的巨大“蜘蛛手”正在数十米深的垃圾储仓内起起落落。每个月,都会有团队预约前来参观,直呼“没想到焚烧厂这么漂亮”。

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雷说,这里每天为松江区和青浦区产生的大部分垃圾提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当焚烧炉“火力全开”时,一天能产生96万度清洁电能。垃圾进场后,需要经过3-5天的脱水发酵再进炉焚烧,产生的飞灰经稳定化处理后运至老港填埋,炉渣则运送到环保材料公司综合利用,比如生产行道砖等。至于渗沥液,垃圾池底部有专门的通道收集并集中处理,烟气则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处理。先进的工艺和严苛的操作工序完全达到国标和欧盟标准,避免二次污染。

记者获悉,一个投资10.06亿元的“天马静脉生态园”将在此拔地而起,除了生活垃圾处理厂外,还将建成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实现资源“四个共享”。尤其令人赞叹的是,二期内的垃圾进场通道将实现全封闭,几十米的高空中还将建造景观台,可供眺望佘山风景。

总投资3.8亿元的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则是另一个绿树掩映、空气清新的花园式工厂。焚烧厂每天处理崇明三岛数百吨生活垃圾,日发电量能够满足3万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量。中心的环保设施和建造布局都以生态岛建设为标准,还拥有“崇明新能源生态科普馆”,承担着环保宣传基地的作用,为市民科普生态保护、垃圾分类的知识。

期待未来,上海涌现更多如花园般的终端处置设施,让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华丽转身。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