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再制造产业成县域经济名片

作者: 李蕙芸 来源:河北工人报 2016-07-07 10:44 浏览量:4423

提起再制造产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翻新就是简单的维修。这是对再制造的一种“误伤”。

如今的再制造早已不是以往人们印象中的样子,而是通过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修复技术,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修复再生产,可达到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作为国家鼓励的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循环经济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再制造产业已在我省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河间,有着雄厚的再制造产业基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汽车配件和石油钻采设备的再制造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现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配件和石油钻采设备再制造产业基地。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对河间市“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的项目审报进行最后的审核工作。

再制造业在河间发展的企业样本

在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看到,从各地收集来的报废发动机堆满了原料车间,经过几个车间的一系列的拆解、检测、再组装、再检测,最后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是一台崭新发动机。

“在一般人眼里,报废旧发电机没有任何价值,充其量只能回炉作原料,而在我们眼中,它们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公司董事长侯立东介绍说,“经过拆解、基础件检测、修复等一道道工序,可让报废的发电机修复如新,再次勃发澎湃动力,而再制造后成品的价格只有新品的70%,真正实现了节能、节材。”

对于当初选择这个行业,侯立东感触颇深:“一台发电机由定子、转子、碳刷、轴承、调节器、整流桥等部件组成。其中定子和转子要占成本的85%左右,寿命在15年左右,而碳刷和轴承的寿命只有3年,因此整个产品的寿命也只有3年,这对于资源来说是极大的浪费。当年我就是从这里看到了商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农村拖拉机装配发电机,到为汽车再制造发电机和起动机;从单纯的维修,到拥有独立的技术研发团队和技术试验室;从纯手工的家庭作坊,到引进加拿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设备……长立公司近20年的发展史,也是河间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

如今,作为国家级再制造企业试点单位,也是河间市最大的汽车配件再制造企业,长立再制造生产的发电机、起动机达到600余型号,覆盖国内外所有乘用车系。

“为了保证我们出产的每一个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我们公司投资了上千万,用于新设备、新工艺改善,成功启用了国内首条再制造起动机、发电机的装配线。2014年,我们自主研发成功的能匹配多功能的调节器投入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再制造产品优于原新产品。”侯立东的笑容中透着自豪。

再制造成为河间的名片产业

再制造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制造产品可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产业,再制造是一种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目前,河间已聚集再制造企业350余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产值56亿元,”河间市副市长薛德培介绍,其中发电机再制造占中国市场份额超80%,是世界上最大汽车发电机、起动机再制造基地, 30%的产品出口欧美、南非、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一个县级市,我们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与河间拥有一条全国最大逆向物流体系分不开。”

薛德培介绍,目前,有近万名河间人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汽车维修厂、4S店和旧件市场,日采购量达到1000吨左右,几乎涵盖所有零部件,所收旧件占国内维修市场份额的70%以上,形成了旧件收购——分类处理——精细加工——质量检测——产品销售的逆向物流体系,依靠这种独一无二的运营模式,目前河间已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汽车旧部件集散地。

除了雄厚的产业基础,三十多年的产业积累,也让河间拥有了先进、成熟的再制造技术和世界顶级的设备。

“目前,河间的骨干企业均熟练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再制造技术,同时,很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技术实验室,与国内知名院校同共开发新品种。”薛德培说。

2011年,回到河间的河北赛亚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惟一一家生产汽车转向泵及方向机的再制造生产企业。

公司总经理揭彦波表示,从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科研开发为重点的企业发展方向。多年来,公司多次远赴美国、台湾等再制造行业先进地区调研学习,经过公司技术部连续多年的技术攻关,最终将公司再制造产品品种从最初的单一大众系列,扩展到拥有生产德系、韩系、日系、美系等40余种车系。

“现在我们基本上已没有技术障碍,能为300种多车型的助力泵、方向机再制造,基本上市场有的车型我们都可以回收进行再制造。” 揭彦波自信地说。

2013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印发再制造产业“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工作。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为国内企业开展汽车配件再制造扫平了政策障碍,推动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再制造行业再发展仍需多方支持

在河间瀛州经济开发区内可以看到,投资100亿、占地1400亩的“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中。“我们正在向发改委申报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如果申请成功,这将为河间再制造产业再添一张‘金字招牌’。”薛德培透露,目前申报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在近期获得批复。

深厚的产业优势、先进的技术优势、河间在京津冀中独特的区位优势,都推动了再制造业在河间的快发展。未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将不仅成为河间的特色产业,还有望成为河间经济发展的支柱。

虽然再制造产业在河间已初具规模,但是其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社会认知度不高、概念模糊。”这是在走访中很多再制造企业反映的首要问题。由于再制造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消费者对再制造的概念不清楚,甚至认为再制造产品等同于二手产品,即使在后期维修时也不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再制造产品,而选择“原厂出品”。

“ 不仅社会的认知度不高,汽车原厂技术上的封锁,也制约再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揭彦波称,“一些汽车厂商的零部件技术参数实行封锁,使我们的产品在维修市场使用时,相当于没有‘通行证’导致电子检测系统不认可,因而不能使用。”

“十三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再制造产业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任重而道远,除了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壮大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更需要社会各界对这种绿色循环产业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