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附近,工人正对一段特殊的城市道路开展养护作业。这段道路由中国十九冶集团携手攀枝花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全程以钒钛磁铁矿固体废弃物为原料铺筑,是全国首条不含钢筋混凝土的固废再生城市道路。
道路长160米、宽2.8米、厚0.2米,外观与普通混凝土道路并无差别,核心原料却暗藏“玄机”——以尾矿砂、高炉渣为骨料,搭配高炉脱硫石膏、钛石膏等制成的胶凝材料,通过先进的固化/稳定化技术与碱激发工艺打造而成。这段160米长的道路共“吃”掉固废209吨。
“这是我们与民营企业合作,首次将钒钛尾矿基胶结材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国十九冶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钢筋混凝土道路,这种新型材料体系不仅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还兼具优良的工程性能与环境效益,真正实现了钒钛磁铁矿固废的大宗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利用。
攀枝花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浩说,该固废利用项目自2023年4月启动以来,已累计消耗10万余吨尾矿砂,广泛用于道路铺设、护坡加固、排洪排水施工,以及采空区回填、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等场景。其技术核心在于“以废制废”:将尾矿砂、高钛重矿渣碎石与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合固化,替代传统回填料、道路水稳料等,硬度媲美甚至超过普通混凝土;而所用胶凝材料,同样由脱硫石膏、钛石膏、钢渣等固废研制,兼具固结强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势,形成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全链条闭环。
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协会副会长杨保祥指出,随着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钒钛磁铁矿资源中,铁、钒、钛等元素的回收率已显著提升,但尾矿、高炉渣、钢渣等固废的堆存处置问题日益突出,推动其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下一步,中国十九冶集团与攀枝花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持续探索大宗固废减量化、资源化路径,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为建设美丽攀枝花和共同富裕试验区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