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出差的旅客,需要自带牙刷、梳子等生活用品了。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上海市旅游住宿业7月1日起将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等六类一次性日用品,违者将被最高处以5000元的罚款,这是首次从法规上对酒店行业长久以来...
各有关单位:按照《工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及“能效之星”产品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开展我市有关申报工作,请符合条件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编写申报材料,于7月10日前报至市经济信息化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文字版一式3份、电子...
近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在我国十几年的推行过程中,不愿分、不会分、不能有效回收等问题让垃圾分类难以真正落地。新华社驻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地的记者实地探访,寻找这些国家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值得借鉴的经验。日本:设垃圾分类最严格标准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这两天成为了各地百姓关注的热点,不仅是上海,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垃圾分类举措未来还将向全国推广,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那么,这些城市目前进展如...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8日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联合监管,严格用地准入,出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办法,有效管控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切实保障人居环境安全。6月28日,生态环境部...
从7月1日零点开始,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从垃圾产生源头到末端处理,上海实行全流程分类管理。个人一旦违规混合投放垃圾,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的罚款。这也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昨天是垃圾分类“大考”的第一天,有人“考高分”。不少...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经过一个月的预热后,上海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开始了。不只是上海。国家住建部日前宣布,包括杭州、宁波在内的46个城市将在2020年底前,作为先行先试的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
北京时间6月26日晚7点,从瑞士日内瓦国际湿地公约第57次常委会议传来消息:2021年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在武汉举办!这是我国首次召开这一国际性湿地生态保护盛会。在这次大会上,武汉还将冲击世界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国际湿地城市。“在...
餐厅里,倒掉的剩菜剩饭去哪儿了?曾经,这些被称为泔水的餐厨垃圾,如今变废为宝,有了大用途。作为江苏唯一的全国“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徐州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积极探索,在国内走在前列。6月24日,记者走进收运现场和处理车间,见证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的“旅...
塑料产品的使用在迅速增加,但另一方面,废弃塑料的处理系统却没有跟上,导致城市垃圾中的塑料含量剧增,对于陆地、河流和海洋都造成严重污染。尽管循环经济的概念已经提出若干年,但进展一直缓慢,其中症结何在?我们邀请到陶朗分选资源回收中国区总经理谢晓涵女士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