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可再生能源补贴方式将调整

在9月13日举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介绍,国家已经起草编制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初步明确“十三五”时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具体而言,到2020年,力争光伏发电达到1.5亿千瓦,光...

生态环保引领转型升级 盘活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两年有余,从以往的“分房而居”逐渐变为“亲如一家”,三地多个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中都取得了进展。来自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京津冀三地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6.7%、9.2%和6.6%。...

“洋垃圾”背后暗藏的利益链条

据报道,说到“洋垃圾”,大家并不陌生,指的就是那些被走私到国内之后,翻新再销售的旧衣服等物品。据报道,这些旧衣服的来源十分复杂,包括垃圾场、废物处理厂,甚至是医院的太平间。然而,随着我国内陆口岸的不断开放,这些“洋垃圾”又寻找到了新的入境渠道,瞒天过...

城市污染土壤修复产业标准亟待规范

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调查结果日前公布,学校周边“常隆地块”在土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近年来,从广东、湖南等地发现“毒大米”,到江苏常州“毒地”,我国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性不断升级。专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化工企业退出市中心,今后将有大量原化工用地...

摸清家底精准管控 多层面治理工业集聚区水环境

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2017年...

第三方评估机制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评估生态治理的效果和水平,不仅要关注生态环境领域本身,还要统筹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关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评估中两个尤为重要而不可分割的部分,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治理能力提高的基础;治理能力...

农村垃圾治理要有效引导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总量和种类也在逐渐增多。由于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环境意识普遍不强,垃圾随意倾倒现象随处可见。尽管有些地方对农村垃圾问题进行治理,但成效并不明显。如何持续、有效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是建设宜居新农村...

用绿色理念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长江流域的保护与发展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对长江流域的保护和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指导意义。长江流域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长江流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带...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有待探索

近年来,随着“镉大米”、“毒生姜”、“砷中毒”、“癌症村”等事件不断发生,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逐渐显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刻不容缓。土壤污染治理不同于水污染与空气污染治理,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成...

解决“白色污染”关键在于防控污染源头

1979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随后大面积推广。截至2014年,全国地膜用量达到144.1万吨,覆盖面积超过3亿亩。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棚像海洋、地膜覆盖广”。从而地膜也成为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资。地膜之所以能受到如此好...

592/1542<>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