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门县地沟油变身生物柴油项目获批准

作者: 万明 潘晓芹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3-11-15 13:15 浏览量:537

经过化学转化,人人喊打的地沟油、潲水油也能变成绿色产品。据了解,龙江镇路溪村正筹建一个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1万吨饲料油脂的项目,生产的原料包括地沟油、动物板油、肥膘、内脏等。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环评并将于近日获得批准。

绿问

生产生物柴油存在多少风险?

甲醇是生产生物柴油所需酯化反应的主要物质。能起到相同作用的还有乙醇、丙醇、丁醇、戊醇等,但甲醇价格相对便宜且反应效果迅速,故应用最广。

据了解,生物柴油的炼制过程中,需要投入过量甲醇,反应不完全的甲醇将被回收。在这过程中会出现甲醇溢出,而甲醇属于易燃易爆且剧毒的物质,环评方市环科所认为这应是龙门“炼油”项目最大的安全隐患。

市环科所估算,根据项目的生产规模,该项目每年经尾气流失的甲醇将达12吨,而且甲醇在储运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损耗也会形成污染源。环评方指出,即使考虑到回收措施,每年以无组织方式排出的甲醇仍达3.155吨。

此外,生物柴油的原料具有臭气,原料净化脱臭过程中溢出的臭气一年可达17.7吨,采取分离措施后排出的臭气可降至每年3.67吨。但在原材料装卸处,生产车间等地若未及时清洗,也会产生硫化氢、氨气等臭气,这些只能通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和绿化措施缓解。

据悉,针对项目的环境风险,该项目环评今年上半年两次现场张贴公告及网络公示均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而63份个人问卷和4份单位意见则显示,近半人担心“炼油”的大气污染,超六成人对水污染表示担忧,支持项目建设的则有近八成。

惠州一年产生多少地沟油?

一般而言,地沟油是指下水道中的油泥漂浮物或餐馆的剩饭剩菜(潲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根据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2012年的统计,我国年人均食用油消耗已达20.5公斤,而其中约有15%-30%将被废弃,也就是变成地沟油、潲水油。以惠州468万的常住人口估算,惠州人一年消耗的食用油可达9.6万吨,最多可生产约3万吨地沟油、潲水油。

绿词

生物柴油 动力强价格低

生物柴油(Biodiesel)又称为生质柴油,是用未加工过的或者使用过的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来的一种被认为是环保的生质燃料。这种生物燃料可以像柴油一样使用。生物柴油可以和普通柴油任意制成混合燃料,点火性能优良。因不含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实验表明和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

地沟油如何变身生物柴油?

在不久的将来,龙门县龙江镇路溪村新民小组一块3000平米的空地上将建起6个生产车间,22名工人一年将有300天24小时开动机器,把臭烘烘的地沟油或动物肥膘加工成生物柴油和饲料油脂,其中生物柴油一年可生产5万吨,产值或超3.5亿元。

从餐饮业回收的地沟油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水分和酸值都很高,绝不该成为人类的食物,但经过化学转化,它们就能变为柴油机的“美食”。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儿?据了解,地沟油中的“油”主要以脂肪酸的形式存在,而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因此把地沟油转变为生物柴油的关键就是把游离的脂肪酸变成脂肪酸甲酯,也就是进行酯化反应。

据悉,龙门“炼油”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属国内较为成熟的方法。首先,地沟油需先经过提纯净化,得到毛油。毛油经过高温加热和真空脱水的物理精炼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预酯化反应,得到无游离酸甲酯中性油的混合物。接着,这些混合物将进入新的反应釜,再一次进行酯化反应,于是得到浓度较高的脂肪酸甲酯,也即是生物柴油的粗产品。

变身过程副产品丰富可售

环评文件显示,该“炼油”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若要每年生产5万吨生物柴油,预计每年将消耗3.8万吨地沟油、潲水油,1.4万吨脂肪酸,甲醇6000吨,生物质燃料5400吨以及其他催化剂等数十吨。不过,这些物质不会完全消耗,其间产生的副产品颇为可观。

据介绍,以一年计,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可产生游离脂肪酸280吨,废催化剂14吨,甘油4000吨,脂肪酸钠160吨等。游离脂肪酸可作为生物柴油半成品外卖到化工公司,甘油和蒸馏形成的植物沥青也可作为副产品外售,用于生产铸造粘结剂、橡胶软化剂、水泥预制隔离剂、黑色印刷油墨等加工行业;而含油杂质拟外卖到饲料加工厂作为饲料加工原料,就连白土焚烧后产生的炉渣也可外卖给农民作肥料。其中仅甘油一项,若按市场单价6000元/吨计算,每年就可售得2400万。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