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纪文:加强区域间协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新京报 2022-10-17 14:26 浏览量:394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共分为15个部分,其中第10部分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四方面要求,包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对表示,绿色转型是我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是涉及生产和生活系统性变革的一项重大工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任重道远,应结合实际把握节奏,稳中求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议加强区域间协作,例如通过经济发展大省和新能源发展大省“结对子”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绿色转型是我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应把握节奏稳中求进

报告提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此,常纪文表示,绿色转型是我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过去几年成绩巨大,但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一些地方转型的能力不足。主要是经济基础较差、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缺乏、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一些地区,有的仍然在依靠或者希望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这些地区开展绿色转型还存在一些困难。还有一些地区长期依靠旅游业发展经济,这几年经济发展压力大,发展绿色的、低碳的新型工业基础差,能力不足。

二是“先立后破”方面有一些薄弱环节。具体来看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产业的“先立后破”,有的地方基础薄弱,新的产业还没发展起来,又急于关停传统产业,出现产业发展“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重化工业城市如何可持续转型,产业的先立后破问题尤其引人关注。其二是能源的“先立后破”,我们要开展绿色转型,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新能源的发展空间巨大,但是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储能设施、电网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浩大,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全实现的,因此需要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稳中求进,不断推进。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要继续发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能源保供作用,不搞“一刀切”,也不搞齐步走。

“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任重道远。”常纪文提到,本次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他表示,要通过发展即做加法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全面绿色转型。这种方式可实现各方的共赢,能够为各方所接受。这个转型方向,中央已经明确,但是转型的节奏必须结合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作出科学调整,总体上要一锤接着一锤敲,稳中求进地推进。

他进一步称,与十年前相比,企业和公众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认知已大幅提升,但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压力下,认知度还需有所提升,特别是要坚守“房住不炒”“绿色发展”等规则。对企业来说,过去十年有些不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规律和要求的企业倒下了,而有些企业因为适应这个规律和要求就发展壮大了。总体来看,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应该把握大势,抓住规律,在规律中创新和发展。

双碳目标提出两年多来成果突出,建议加强区域间协作

报告还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对此,常纪文表示,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两年多来,成绩突出,包括中央已经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很多地方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体系;产业结构转型取得很大进展,风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发展有目共睹,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据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这十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

不过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目前还需要弥补一些不足。常纪文表示,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例如我国西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生产的绿电比较多,在双碳背景下,一些高附加值但是耗费能源的工业产业近几年由东部地区转到了西部地区,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育,也有利于推动工业产业布局在全国范围内的低碳优化。不过,西部地区绿色能源丰富的地区仍面临人才储备、资金投入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国家在重点地区开展重点政策扶持。

二是在二十大以后,建议加强区域间的协作,经济发展大省和新能源发展大省可结对子,促进新能源的投资和共享,比如东部经济体量大的省市与西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省市签约,前者出钱出技术帮助后者大力发展新能源,反过来后者为前者输送所需要的绿电,通过这种共赢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保障实现的。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