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办公桌、地板、床……全是用粉煤灰加工而成。9月26日,参加2014亚洲粉煤灰及副产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的代表,在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看到这一幕时,纷纷点头表示称赞。亚洲粉煤灰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已经是第二次在朔州召开了,朔州市工业固废治理在全国甚至在亚洲已走在了前列。
因煤电而兴的朔州,现有电力装机容量765万千瓦,煤电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90%以上。在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电产业每年排放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以现有煤电产能测算,年排放煤矸石4200万吨、粉煤灰800万吨、脱硫石膏120万吨。目前,全市煤矸石、粉煤灰累积堆存量均在亿吨以上。2011年,朔州被正式列入首批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试点基地,至此拉开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大幕。
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家集中发展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的工业园区,该区是朔州市依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所规划的八个工业园区之一。
机器的一头是粉煤灰,另一头经过压制、平整、打磨、上色等几个工序的加工可以华丽变身成环保、结实、耐用的新型地板。在朔州润臻新技术有限公司的碳金地板生产车间里,工人师傅们正在赶制产品。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一块地板砖每平方米最低可卖到128元,工业固废变成了值钱的“香饽饽”。
近年来,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朔州市财政每年从预算内资金、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环保资金中,整合1亿元以上,专项扶持固废利用产业。市固废工业园区的土地收益也全部用于对园区项目的贴息或奖励。市委、市政府在资金、用地、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投资固废利用产业的积极性,全市掀起了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高潮。
八个工业园区中,市政府直接兴建的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目前已有13家企业、23个项目入园,2013年实现产值4.73亿元,消化粉煤灰260万吨;山阴县北周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全省产业转型示范园区,集煤炭生产、输送、洗选、煤矸石发电、冶化、建材为一体,十几个企业关联耦合、循环发展,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了多联产、全循环;平鲁区东露天循环经济园区,以煤电一体化为基本模式,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重点,同时开展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提高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平鲁区北坪循环经济园区,以构建煤基循环产业链为发展方向,正在建设煤矸石电厂、劣质煤综合利用等项目;朔城区富甲循环工业园区,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建设了全省第一个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项目。
随着八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功能逐步完善配套,一大批包括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工业固废消化利用成为朔州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据了解,目前,朔州市已有100多家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形成了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在煤矸石发电产业集群、煤矸石材料产业集群、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四大集群的带动下,全市固体废弃物年综合利用量达到3800万吨,年综合利用率达到75%。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在朔州市工业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去年产值达到1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3%,成为了新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