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荣执行会长调研北京市鲁家山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基地

2014-12-15 11:31 浏览量:6011

2014年12月2日下午,协会执行会长赵家荣调研北京市鲁家山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基地(以下简称“鲁家山基地”)。北京市发改委资环处处长张玉梅、资环处王育民,协会副会长赵凯、协会秘书长助理郭占强等参加调研。

赵会长_副本.jpg


鲁家山基地位于门头沟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创建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基地内规划建设12个产业项目,以鲁家山垃圾发电项目为核心,集约利用土地空间和配套设施资源,统筹建设7类城市固废处理设施,集“城市服务、产业集聚、技术示范、科教宣传、示范辐射”等五种功能于一体。

据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姜林介绍,该基地在规划设计中,特别强调“循环”理念,通过构建“物料、能源和水资源”一体化协同管理的三大梯级利用链条,年净输出能源约10万吨标煤,实现废水零排放。同时,通过物联网、GPS及GIS等技术,将“全流程”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中,以实现从固废源头产生、收集、运输,到基地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再到资源化再生产品利用的整个周期全流程、网格化的实时定量跟踪监控。

赵家荣执行会长一行重点调研了鲁家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据姜林董事长介绍,该项目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场坪施工,2011年7月16日开始土建施工,目前已经投入运行。该项目设计生活垃圾焚烧能力3000吨/每天,年处理量100万吨,主要处理从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海淀4个区经分类收集和分选预处理后的生活垃圾。项目达产后,每年发电量为3.6亿度,年上网电量为2.8亿度,年最大供热量为34.9万吉焦。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绿色、环保、创新”的先进设计理念,是世界单体一次投运规模最大的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处理工艺,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厂中首次采用SCR脱硝技术;采用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实现热电联产;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厂中使用空冷技术,实现节水80%;采用雨水综合利用、沼气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节能环保技术;在国内垃圾电厂中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废水“零”排放。

赵家荣执行会长一行还考察了鲁家山基地循环经济宣教中心。赵家荣执行会长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她希望首钢环境产业公司能把握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将鲁家山基地办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赵会长还表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从项目对接、技术推荐、投融资接洽等方面,为鲁家山基地快速发展提供服务。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