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

作者: 蒋丽英 姚喜新 来源:新华网 2015-04-22 09:27 浏览量:3137

昨天(4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目标要求、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强调,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新内涵,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当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主持会议。

  近年来,苏州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率先建成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城市群”,全部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考核实现“两连冠”。但是,对照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对照人民群众的感受期盼,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空间快速缩减、环境容量约束加剧、水气环境问题突出、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等方面。

  石泰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去年12月,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殷切希望江苏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从“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新目标要求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

  就目前情况看,生态环境既是苏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又是当前发展的一大短板。各级党员干部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清醒认识到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换到更多的依靠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上来,促进经济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的热切向往。

  石泰峰强调,要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3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全面系统地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要更加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觉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资源环境使用效率,下狠心下决心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调轻调优,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另一方面要培育绿色发展增长新极,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走出一条有苏州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二要更加注重保护修复整体生态系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让“鱼米之乡”“水乡天堂”在我们这一代手中荡然无存。

  保护生态系统要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不能搞盆景、硬造景。要更加注重系统性布局、协同性建设,系统布局山、水、林、田、湖等各要素,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调节、恢复、净化功能,多管齐下推动生态系统持续恢复。要加强生态空间管制,坚决守好主体功能区规划红线和生态保护区红线,禁止盲目的、不科学、违背生态规律的所谓生态建设形象工程,坚决防止碎片化倾向和建设性破坏。

  三要更加注重治理水气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水、气污染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用硬措施实现硬目标,挂牌督办,绝不姑息,马上见效。同时也要落实治本之策,削减能源消耗,控制煤炭总量,提高水、气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和规范运营水平,争取从根本上消除空气污染的“心肺之患”,做优做美鱼米之乡水文章。

  四要更加注重铁规治污铁面问责。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环保部门要把贯彻实施新环保法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不允许有对环境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贯彻新环保法关键在于从严落实责任,各地党委、政府要舍得增加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监管,关停整治污染企业,建立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发展模式,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真正落实铁心保护、铁规治污、铁面问责要求,对违法排污行为“零容忍”,严格落实生产者治污主体责任。要贯彻实施好《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一着不让地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加强农村、乡镇的环境执法监管,逐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石泰峰要求,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责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督促考核等职能,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地各部门都要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求,明确责任,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靠规划、靠行动、靠监管,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靠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要加强生态文明决策制度创新,编制好“十三五”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要加强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尤其要优先保护好太湖、阳澄湖等重点湖泊。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创新,探索建立资源环境统计制度和自然资源负债表,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权重,并严格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石泰峰强调,世乒赛开幕在即,这是世界性的体育大赛第一次在我国地级市举办,是苏州的骄傲,也是展示苏州形象的重要契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确保世乒赛安全、祥和、顺利进行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以赴抓好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全力排查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隐患,积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群众性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赛事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周乃翔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更大贡献。要确保完成全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按照会议部署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大督促检查和执纪问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狠抓整改落实,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导向性和激励性,对工作不力和完成任务有脱幅、不到位的地区,将约谈主要领导,问责相关领导。

  会上,张家港市、相城区、高新区、市经信委、市水利局、市环保局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下发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书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

  市领导陈振一、杜国玲、高雪坤、周伟强、王翔、浦荣皋、张跃进、徐明、徐美健、陆留生等出席会议。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