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寿压缩站建筑面积超过600平方米,是这次升级改造的垃圾压缩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记者昨日从白云区城管局获悉,位于棠景街益寿医院旁的益寿垃圾压缩站已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像这样经过升级改造的垃圾压缩站还有8个。这是白云区第一批垃圾压缩站分类收运升级改造项目。
垃圾脱水率提高八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统一的橙色外立面内,整齐排放着新购置的压缩设备。在此之前,由于原有垃圾压缩设备并不具备脱水和分类功能,这直接导致垃圾滴漏问题无法彻底解决,更给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造成严重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白云区城管局计划对符合改造条件的36座压缩站进行升级改造,其中第一批9座改造任务已完成。
白云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在验收现场介绍,此次升级改造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压缩站的内部环境进行重新装修,包括对建筑地面拆除重建,对建筑物立面、室内外整饰,对站内水电改建等;二是对现有的垃圾压缩设备进行升级。
“与原来的压缩设备相比,升级改造后的压缩站脱水率将提高80%以上,将大大减少垃圾滴漏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上述负责人表示,这将有效解决目前餐厨垃圾运输效率低、渗滤液滴漏等问题,满足垃圾分类后脱水和后续处理的要求。
今年将分三批启动27座压缩站改造
据记者了解,为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广州市从2012年起,全面启动对老六区符合改造条件的77座垃圾压缩站的升级改造工作,将原来只具备简单压缩、收集功能的垃圾压缩站,升级改造为具备脱水和分类转运功能的新一代压缩站。在推动垃圾分类收运的同时,彻底解决垃圾运输车污水滴漏问题。其中,白云区在用的52个压缩站中,有36个站点计划进行升级改造,占了全市压缩站升级改造任务的47%。
“除了已完成的9个站点,今年白云区将按市的统一部署,分三批启动其余27座压缩站的升级改造任务。”据上述白云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白云区正积极协调压缩站所在街道和环卫车队,做好改造期间的垃圾临时收集和转运工作,尽量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他同时呼吁市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垃圾分类和利用,减轻白云区垃圾收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