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清理的“大冶模式”

来源:今日大冶 2016-05-04 10:17 浏览量:3777

2013年,大冶按照“100户配备一名农村保洁员”的要求,来解决各乡镇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经过3年的运行,如今的农村垃圾清理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大冶对农村环境整治上又形成哪些经验?

拖运不及时 港渠河道成卫生死角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一些城乡接合部、村村交界地带成为垃圾治理“三不管”的死角。农村垃圾收集难、运输难、处置难依然困扰美丽乡村建设,影响农村环卫整治成效。

在大箕铺镇袁家咀村的港渠边上看到,港渠两边的河道上满是垃圾,而靠近垃圾池的一段已经被垃圾掩埋。相反,港渠岸边修建的水泥垃圾池内却没有堆积多少垃圾。

一位路过的村民袁师傅称,垃圾池内的垃圾定期有人清理,但是港渠边的垃圾就基本无人问津了。“一次大雨就可能将垃圾冲到港里去,许多垃圾就挂在树上,非常不容易清理,但因为垃圾点离村民居住的地方较远,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所以很少有村民反映。”

早在3月份,金山店镇红卫村的陈师傅曾表示,在他们周边的几个湾子,垃圾经常无人清理。当日,来到红卫村辖区的两个湾子看到,湾子旁边的垃圾集中点已经堆满了垃圾,因为刚下雨,许多污水向外流出来。

在该村村委会了解到,垃圾集中点堆满后,村委会都会叫垃圾清运车来清理,但是红卫村因为离镇区较远,交通不便,因此间隔时间有点长。

对此,大冶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王春梅介绍,随着基础设施与人员建设的不断加强,现在的问题比曾经要好很多,但是村民的意识提高还需一段时间。

创新模式 村民文明意识提高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大冶市便按照80至100户村民的标准配备1名保洁员,将范围内的垃圾收纳集中至垃圾集中点,并按照3500户配备一台垃圾清运车。截至目前,全市配备了60余辆农村垃圾清运车,2044名保洁员。

王春梅称,按照这样的配备,保洁人员还是远远不够,“农村的居住很分散,往往100户可能涉及了好几个湾子,对于这种情况,许多保洁员可能只将自己居住的湾子打扫得仔细点,而其他的湾子就会马虎很多。”另外,保洁员只会针对村子的公共厕所、道路以及公共广场进行清理,而对河道旁的垃圾,一般没有保洁员愿意清理。王春梅称,“要让卫生环境改变不只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村民的共同维护。”

除此之外,环卫人员的招募也是困难之一。王春梅介绍,乡镇环卫所里保洁员与清运车司机的待遇一直不高,很难留住人。“就拿乡镇的环卫所来说,一个环卫所总共只有三、四个人,但人员流动很频繁,导致对于工作的熟悉交接很慢。而一些清运车司机每天都要在各个村子往返4趟,工作量很大。工资待遇不高的情况下,很难招聘到人员。”

王春梅称,对卫生的好坏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村民的文明意识问题。在一份大冶环境卫生优秀农村的名单上看到,大多都是大冶比较有名气的村落,例如坳头村、沼山村、小雷山村、上冯村等等。王春梅介绍,这些村的卫生环境好,与当地的村委会重视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是大冶树立的典型,这些村对卫生问题抓得很紧,村干部有时候亲自带头进行卫生清扫,这让周边的村民都形成了一种意识。”

完善机制 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从2015年起,大冶便将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制度,从一年一考核改为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奖励兑现,对考核优秀的乡镇与村进行奖励。

经了解,去年开始,大冶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工作组,每月通过明查与暗访的方式负责每季度的考核工作。对行动不力、治理不到位、垃圾乱堆乱放、污水四处横流、建筑物乱堆放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现场拍照,并公开曝光批评。对一些卫生洁净、干净整洁的村庄给予嘉奖激励,作为评选年度“最脏村庄”与“洁净村庄”的重要依据。对连续2个季度以上入选“洁净村庄”的行政村予以资金奖励,对全年连续2个季度被选为“最脏村庄”的行政村予以通报批评,并约谈乡镇分管领导与村干部,取消政策扶持资格。

同时,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资金,每年拿出了169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励,其中40万元用于奖励先进乡镇,120万元用于奖励卫生达标行政村,9万元用于奖励优秀保洁员。王春梅说,“每月会评选出十个示范村,每个月给予1万元的奖励,然后将各个乡镇打乱进行交叉检查,评选出每季度的前五名,给予每月2万元的奖励。”

王春梅介绍,随着大冶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几年对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的投入感觉到很明显的变化,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去年,省里每季度会下来检查一次,黄石每月也会下来检查一次。今年对清运车司机的工资也有所提升,还增加了98名保洁员,工资也从往年的540元上涨到了640元,这些都说明政府加大了力度,相信过不了多久,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还有一个质的提升。”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