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基地落地南邵

日前,北京市首个全流程、全循环、全链条、全参与的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在南邵镇建成并对外开放。科普基地由北京爱分类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总占地面积近50000平方米。在这个集“参观、学习、体验”于一体的科普基地,居民不仅可以参观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六大专业化分拣...

这些国家拒当发达国家“垃圾场”

近几个月以来,包括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在内的多个东南亚国家纷纷收紧对“洋垃圾”的进口限制,先后多批次退回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装有废品的集装箱,用实际行动表态,不愿充当发达国家的“垃圾场”。东南亚国家对“洋垃圾”说不7月18日,柬...

垃圾回收,我们该向台湾学什么?

来自上海的张先生曾讲述这样一段往事:几年前自己去台湾旅行,和当地一位朋友约吃饭。结果这位朋友迟到近1个小时,理由是“先回家扔垃圾。”当时他觉得很不可思议。然而,如今上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后,张先生已然明白那位台湾朋友的心情。“现在每天分类干垃圾、湿垃圾...

垃圾分类搭上互联网快车

在北京,悄然出现了智能灯杆、智能座椅、智能红绿灯等一系列高科技设备。我们发现,时下备受瞩目的垃圾分类,也搭上科技快车。借助“互联网+垃圾分类”,不少社区创新出了值得借鉴的方法。朝阳区劲松五区,是本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小区里共有26栋居民...

合肥生活垃圾明年有望实现“零填埋 全焚烧”

近日,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安徽垃圾焚烧发电规模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作为省会城市,合肥更是做出了表率,肥西、庐江、巢湖垃圾焚烧发电厂相继规划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有望实现“零填埋、全焚烧”。来自省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安徽建成生活垃圾...

保定:垃圾分类新时尚引领构建循环经济

垃圾分类来了,与上海市民的慌乱相比,河北保定源盛嘉禾A区的居民就淡定很多了,因为自2017年9月份开始,该小区就已经使用智能垃圾分类箱了。今年6月初,在保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筹备下,第一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在保定市政府大院内启用。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份,...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率队赴山东省开展园区...

2019年7月22日—7月26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率队赴山东多地开展园区、企业调研工作。地方相关部门领导及省协会部分同志陪同调研。李边卓副会长一行首先来到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单位,省循环经济协会会长单位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琦泉集团...

京津冀报废共享单车去向:99%回收再利用

服务于京津冀这样的大城市出行,共享单车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出行的效率、减少城市拥堵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报废单车的后期处置问题,也备受关注。共享单车出现在城市运营已经3年多,这意味着,在前期大量投放之后,一大批共享单车面临报废。这些报废的单...

《中新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与验收评...

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片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一直积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三年来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与验收评价标准(试行)》出台,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呼和浩特75%生活垃圾用于焚烧发电

日前,为响应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号召,一场“垃圾革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悄然启幕。“目前,呼和浩特市城区日产生垃圾2000吨,已建成两座焚烧发电厂,以前让政府头疼不已的垃圾,如今变成了抢手的发电燃料,单是锦江能源一家公司的日发电量就达到了35...

421/940<>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