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价格较低、性能稳定等优点,铅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等领域。“我国每年产生的废铅蓄电池数量超过330万吨,其使用量与废弃量仍在逐年增加。”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规范有效的回收体系,正规回收比例不到30%。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等机构此前一项联合调研显示:京津冀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80%掌握在非法社会源渠道,正规电池生产企业回收量非常小,正规再生铅企业80%的原料也来自非法渠道。
每年近16万吨铅由资源变污染
由于不规范的回收行为,没有使用完善的环保设施,大量废铅蓄电池被随意拆解处置,致使大气、土壤和水源污染。“不规范的回收行为不仅严重影响环境和人们的健康,还造成废铅资源严重浪费和国家税收的流失。”张天任说。
据统计,我国部分采用先进装备和工艺的优势企业,铅回收率高达99%以上,超过发达国家铅回收98%的水平。但非法冶炼的“三无企业”却综合利用率低,一般仅有80%—85%,最高不超过90%,致使全国每年约有近16万吨铅在非法冶炼过程中流失,成为污染源以及人们健康的严重风险源。而非法回收、冶炼的蓄电池利益链,还造成每年税收损失近150亿元。
不担环境成本致“劣币驱良币”
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通过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现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率达40%;到2025年,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率达到70%;规范收集的废铅蓄电池全部安全利用处置。
张天任说,铅蓄电池回收主要由市场利益驱动,缺乏技术回收规范。在一些人口密集地区,废铅蓄电池成为再生企业争先竞价购买的资源。一些非法地下再生企业“高价”抢购,导致正规再生企业“缺粮”的尴尬局面。非法处理的企业由于没有污染处理成本,反而能提高原料收购价格而获得更大的竞争空间。
铅蓄电池中70%的成分是铅,具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目前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价格约为9000元/吨,冶炼出售的铅锭价格超过18000元/吨。非法回收、拆解和冶炼企业由于没有环保投入,每出售一吨铅锭的利润超过2000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副理事长马永刚说,因为成本低,非法企业往往在回收电池时抬高价格,出售铅锭时压低价格,使正规企业“两头”受挤压。
破除回收和流通的污染困境
为促进电池行业绿色发展。“十二五”以来,原国家环保部、工信部先后对铅蓄电池企业开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专项治理,目前通过工信部《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骨干企业仅132家,全国铅蓄电池企业数量已由2012年的1749家减少至300家左右,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在电池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
废铅蓄电池非法拆解后,酸液中含的铅会泄露在环境中,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业内人士介绍,通过国家的专项治理后,目前我国大中型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相继导入绿色生态设计,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如对环境有影响的含镉、含砷铅蓄电池被全面淘汰;污染物易外泄的开口式电池被阀控式密封新型电池所替代。并通过技改和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装备,避免电池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以降低资源损耗和环境风险。
当前,我国铅蓄电池产业的污染80%集中在回收和流通环节,而废铅蓄电池回收与废家电等回收存在类似的困境。马永刚等专家认为,应完善废旧铅蓄电池仓储、回收、运输等细则,建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等。
张天任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环境污染风险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非法回收废铅蓄电池、非法铅再生冶炼及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清查、处理电池消费税征缴过程中的偷税逃税违法行为,为规范的铅蓄电池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