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9日,第四届全球环境大会前夕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环境“科学-政策-商业”论坛上,联合国环境署(UN Environment)发布了《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联合国环境署表示,北京市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报告指出,1998-2017年这20年间,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分阶段持续实施有力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全市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1998年分别下降了93%、38% 和55%。
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在报告序言中表示,世界上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做到了这一点,相信北京的经验会对其他城市有所裨益。
“当然这不是偶然发生的,这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源和政治意愿的结果。了解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故事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实现类似成就的国家、地区或城市都会有所帮助。可以说,北京的治理经验在很多情境下都能适用。”姆苏亚表示。
报告主要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发布会上系统介绍了北京市1998年以来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特别是2013年北京实施“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来,各项措施带来的污染物减排效益和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他指出,1998年北京市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北京煤烟型大气污染特征突出,大气煤烟-机动车复合型、压缩型污染特征愈加显著,各项主要污染物均超过国家标准。到2013年,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浓度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58%、78%、24%和42%,其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能够稳定达到国家标准。
作为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牵头政府部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也受邀参加了报告发布会。会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表示,北京市在实践、总结和学习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城市空气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以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源解析和污染源清单等科技手段为支撑,在环境规划、法律标准、环境执法、经济政策、全民参与以及区域联防联控六方面逐步建设和完善,保障了北京市有效制定和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并取得污染减排实效,是北京市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财富,北京愿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分享。
同时,他还表示,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北京市的PM2.5浓度仍然没有达到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秋冬季节空气重污染过程仍然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由联合国环境署主导,聘请国际和中国专家团队历时两年完成。这是联合国环境署第三次针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发布独立评估报告。此前,曾先后于2009年和2016年发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环境独立评估报告》以及《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