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常住人口总数达到980多万的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可想而知有多大的体量。如果垃圾“处理”能力跑不赢“产生”的速度,就会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
近年来,杭州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手段,大力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方面下了大手笔。
2018年6月底,斥资26.20亿元的杭州临江环境能源工程开工建设。
这座位于杭州大江东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达130774.52平方米,建成后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200吨,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垃圾处理“大胃王”,预计2020年底建成投运。
记者从杭州市环境集团了解到,杭州临江环境能源工程项目预计今年12月完成主厂房结构封顶,设备安装完成60%。
该项目配置相当豪华:6条日处理870吨垃圾的机械炉排焚烧生产线,3套45MW次高压凝汽式汽轮机组。每条生活垃圾焚烧线配备完整的上料–焚烧–余热回收锅炉–烟气处理和控制设备,垃圾经焚烧后余热发电、能源回收、残渣综合利用且优于欧盟2010排放标准。
目前生活垃圾方面杭州市区末端处理仍是“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的基本格局。预测2020年杭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590吨/天,目前全城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约为7850吨/天,要实现杭州市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焚烧处理能力仍存在近5000吨/天的巨大缺口,临江环境能源项目的建成投运将有效填补这一缺口。
不仅如此,临江环境能源工程项目投产运营后,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173.3万吨,年发电量约8.79亿千瓦时,这意味着杭州将打通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任督二脉”。
另外,杭州天子岭餐厨垃圾处理二期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运,建成后能日处理杭州市餐厨垃圾250吨、地沟油25吨,为保障市民餐桌安全再助力;天子岭水资源再生利用中心项目也将在年底建成,将有效解决垃圾渗滤处置压力的问题,推进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杭州市第三固废处置中心和四个分类减量综合体项目也将在年内全面开工。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