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和中国粮食经济学会联合举办“中国粮食绿色消费高层研讨会”上,专家提出目前粮食绿色消费存在人们的意识不到位、管理机制上的缺失、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弱等问题,因此建议能从绿色粮食消费来反弹琵琶,促进粮食绿色流通、绿色生产,从而形成一个绿色产业体系。
目前,粮食浪费问题十分严重,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教授洪涛介绍,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是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价值高达2000亿元。绿色消费过程中主要存在人们的意识不到位,个人的消费需要对环境负责任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同时,管理机制上的缺失,导致绿色产品市场鱼目混珠,此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弱,推崇奢华、过度消费等,对此,洪涛表示,应从绿色粮食消费来反弹琵琶,促进粮食绿色流通、粮食绿色生产,从而形成一个绿色产业体系。
除了消费领域存在浪费问题外,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原名誉会长高铁生在会上介绍,目前粮食经济很多环节都存在浪费,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个方面。生产过程中,存在土地、水资源、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的浪费,同时存在粮食过度加工的浪费。而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物流、仓储等方面的浪费。
高铁生介绍,从生产到消费该环节中有很大的浪费,浪费率约在28%-30%之间。为解决这些浪费问题,高铁生提出,应利用科技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培育绿色经济发展的典型企业,同时在国际范围内建立粮食消费的平等观、健全全球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的高效协调机制等。
会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6年超过6亿吨,我国粮食供给大于需求,同时又供给小于需求,品质的、特色的、品牌的粮食仍然是供不应求。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周卫中提出,在将“安全”“放心”作为粮食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同时上下游企业可加强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