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拆违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成为再生建筑材料。目前,朝阳区金盏乡高安屯村的朝阳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处置中心已开始调试运行,本月中旬正式启用。届时,北京投入运行的固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将从3个变成4个。另外,海淀和丰台正在建设固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未来全市将有6个固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
因北京此前产生的建筑垃圾积存量庞大,达到1亿吨,为尽快处置积存垃圾,除已有的4座固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外,北京还在拆除现场附近建起了85座临时性资源化处置设施,年设计垃圾处理能力9000万吨。据了解,临时性处置设施和固定工厂处置原理和工序完全一样,产品质量基本没有差别。
目前,积存的建筑垃圾还有3600万吨未处置。未来,这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将被用于政府投资的市政、交通、水务、园林等工程中,如中轴线的两边和新机场两边的园林绿化,全部使用再生产品造景。
建85座临时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环卫处调研员张树友介绍,2018年5月之前,北京积存了大约1亿吨建筑垃圾。然而当时只有3个固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每个处置中心每年处理100万吨垃圾,一年最多也只能处理300万吨,距离1亿吨的处理量还有很大缺口。
“当时处理建筑垃圾主要以填埋为主,但这种处理方式太占地儿,不久北京就规定拆违产生的建筑垃圾禁止填埋。”张树友说,积存的建筑垃圾“到处都是”。
2018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于年初在全市开展为期2年的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市城管委联合多个委办局下发了北京市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方案,从顶层上设计了这个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的原则要求和方式。
2018年5月起,城市管理、住房建设、发展改革等部门在全市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要求每个区根据自己拆违的实际情况,在拆除现场建一至两个临时资源化处置设施,同时加快推进固定资源处置中心设施建设。目前北京已在拆除现场附近建起了85座临时性资源化处置设施。
临时性处置设施和固定工厂处置原理和工序完全一样。“就是简易化了,临时处置设施是模块化,可以组装和拆卸,分选和加工的设备完全基本一样,产品质量基本没有差别。”张树友说。
建筑垃圾处置能力提高至9000万吨
从去年的300万吨到现在的9000万吨,北京建筑垃圾处置能力翻了很多倍。
“经过这一年的处置,建筑垃圾基本由大堆变小堆,”张树友说,目前全市现有571个点位、大概3600万吨的建筑垃圾待处理,这些建筑垃圾将在今年8月前被送到资源化处置工厂,或者临时性资源化处置点位,进行暂存覆盖。然后根据处置能力陆续生产,“要求3年之内处置完毕”。
张树友介绍,朝阳资源化处置中心附近比较高的土方都是积存的建筑垃圾,“我们正式发文,要求各区在资源化处置工厂附近就地堆存。这样就可以暂存覆盖,进行简单绿化,达到环保要求。”张树友说。
“2018年之前的没有处置能力的时候积存的建筑垃圾太多,所以我们得用3年时间去消化。”张树友说,等积存的建筑垃圾处置完毕,临时处置中心将拆除。届时,6座固定资源化处置中心将完全能够消化当年产生的建筑垃圾。
据了解,对不可资源化的建筑垃圾还将进行填埋处置,全市目前剩余填埋能力近5900万吨。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