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规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信用记录制度,依法将违反规定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生活垃圾的行为纳入诚信体系,按照规定予以惩戒。本文认为,这是有效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一种有益探索,不妨一试。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与日俱增。为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局,我国曾选择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8座城市进行垃圾分类试点,但十几年过去,进展并不令人满意。
处理好城市生活垃圾,关系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才是美丽、宜居、文明的城市。因此,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保障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源头和基础。垃圾分类的水平,折射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确定在北京等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之后,相关城市纷纷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制定工作方案。除合肥外,江苏、浙江、厦门等多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工作方案,也都提出了将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挂钩的要求。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当前,“信用”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优良的信用,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值得信任和倚重的金字招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与个人、相关单位征信挂钩,是值得一试的好办法。
将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挂钩,一下子将垃圾是否分类这等“小事”变成了关乎个人信誉的大事,有人可能觉得太小题大做。但现实来看,很有必要。美好环境靠大家努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责任和义务。但长期以来,总有一些人不履行这项义务。为改变这一状况,许多城市在宣传与鼓励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宣传+鼓励”的模式虽收到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实践证明,仅此还不够,对于那些缺乏自觉性的人,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强制+处罚”手段。
从日本、德国等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来看,除了居民素质高之外,这些国家之所以成功,还在于“宣传+鼓励”和“强制+处罚”两种手段的并用,而且是以惩罚性措施为主。改进我国垃圾分类推进模式,从鼓励到“宣传+鼓励”和“强制+处罚”并重,是一个必然选择。一个人的信用好差,并不是外在因素强加的,而由其自身的行为所决定的。将垃圾分类与信用挂钩,对做得好的是激励,对不按要求分类的才是一种惩罚。由于信用联动惩戒具有跨部门、跨领域的广泛性,因而这种惩罚将影响个人的升学、就业、高消费或企业的信贷、申请行政许可、扩大再生产、政府采购投标等,这就必将倒逼每个居民与单位都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垃圾分类新风尚。
当然,有了好的理念,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具体、可行的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需要建立源头追溯的大数据系统,以保证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挂钩的举措落到实处,切实见效。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