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村屯道路,整洁的农家庭院……暮春4月,走进龙井市老头沟镇应岩村,一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以前村里可不是这样的,房前屋后垃圾乱堆,现在经过整治,村里大变样!”今年64岁的居民今焕对这样的变化直竖大拇指。
近年来,延边州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针对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了大量尝试。2018年,延边州启动了“农村生活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站”项目。该项目采用“无动力生活有机垃圾离子矿化处理技术”,无需电、煤、油外能,就能达到排烟环保、残渣环保、垃圾就地消灭的目标。经过近半年的测试,该项目于2018年12月正式在老头沟镇投用。
“以前乡村垃圾采用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方式,不但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投入,而且浪费土地资源。一些农村生活垃圾随意露天焚烧和就地无防护填埋,造成严重二次污染。”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文亮介绍说,在不断的实践尝试后,延边以老头沟镇22个行政村、159个村小组、近3万人口为试点,建设4个垃圾处理站,就可以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后的碳灰仅为处理前3%-5%,且可循环利用,所有气态固态排放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破解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就要在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本低、可行性高是破解难题的关键。目前,老头沟镇以建设“处理站”为契机,集成乡村环境保护、民情民意、河道管理等功能于一身,为“处理站”配备环保网格员、综治网格员及河道管理员。各网格员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也可将各类信息综合、共享,形成各业务联合会商制度,变乡村垃圾“处理站”为“综合治理”管理站。
“该项目是延边农村垃圾处理项目的示范项目之一。接下来我们将在汪清县罗子沟镇包保扶贫村建设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站,并拟在全州推广应用。”王文亮说。
延边州在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还积极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双管齐下,让农村环境实现质的提升。
“秸秆储收、运送、利用,一个环节不通畅就不能让秸秆焚烧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延边州积极探索,推广“生物质热解气化炉”,将农村大量秸秆及菌棒通过生物质热解气化炉生产出清洁能源,为生产或生活单位提供充足热能,有效消除因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
胡清:循环经济撬动经济体向绿色低碳、可... 在全球资源消耗持续攀升、气候变化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循环经济”正从一个环保理念,逐渐演变为国家战略与产业转型的核心抓...
周宏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绿色转...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抓住重点领...
杜祥琬院士:可再生能源将成照亮未来的绿... “可再生能源从‘微不足道’,到如今的‘举足轻重’,相信未来将‘担当大任’。”近日,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中国工...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