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景观带、人行天桥、多级生物滤池、对技术进行集中展示的海绵概念展示中心……14日上午,游览位于江滨新村附近的海绵公园,直观感受了近年来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与成果。
乍一看,海绵公园内的水池很像普通水池,池边有绿化带、平台,可供游人观赏玩耍。然而多级生物滤池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它可以使用物理、化学、生化等技术对雨污水进行净化。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公园是江滨新村1.8平方公里汇水区域的水体中转站,主要解决该片区雨污水排放及海绵建设达标问题,可将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泵站提升至排口,从而向北排放至金山湖。
2015年,该市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也是迄今为止省内唯一一个国家级海绵试点城市。目前,该市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达88.67亿元,海绵城市已彻底融入市民生活,越来越多的老小区享受到了海绵改造带来的生活改变。
作为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实践中,该市结合高密度老城区的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绵+”模式。“海绵+治涝/治黑”实现了海绵改造与黑臭治理、内涝治理等多目标融合;“海绵+棚改”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与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海绵+群众诉求”则是将海绵城市建设与积水区(点)整治、街巷整治、屋面渗漏、物业提升、小区环境综合治理等群众诉求相结合,实现了老旧城区的有序修补和有机更新。
“当年的试点是3年。试点有时限,但海绵城市建设没有时限,会一直持续。”该负责人介绍,市政府已正式批准设立“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全面保障试点任务完成后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运行机制、资金投入等,依法、持续将海绵城市建设推向深入。
目前,该市已经将海绵改造中的技术进行了产业化探索,成立了4家相关企业,产值已达1000多万元。该负责人说,“海绵城市不是一种城市建设类别,而是所有类别项目必须贯穿、融合其中的一种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方法。海绵城市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改变。”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