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马鞍山村的蛋鸡规模化养殖基地里,缓慢运行的传送带上,一枚枚鸡蛋被运到了分拣操作台,村民们加紧进行挑选,并装筐装箱。
恩阳区下八庙镇马鞍山村村民杨忠慧在基地务工,她告诉我们,“每天要分装1万8千颗鸡蛋,目前存栏蛋鸡4.2万羽,每天产生的鸡粪大约有10吨”。数量如此之多的蛋鸡,每天产生的粪污如何处理一度成为了困扰养殖基地的难题。按照生态养殖理念,企业在圈舍旁建立起了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厂房。
无害化处理是在鸡粪中加入辅料和菌种,通过堆肥有氧发酵,使微生物繁殖并降解有机质,从而产生高温,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在机器的反抛作用下与空气充分接触,最终形成了生物有机肥。
“处理过程是无害化的,处理后的有机肥还能用作大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的肥料,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下八庙镇马鞍山村蛋鸡养殖基地管理人员王磊说道。
畜禽养殖废弃物曾一度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老大难问题,有效的处理不仅有助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有利于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
据悉,恩阳区先后下发《巴中市恩阳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巴中市恩阳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巴中市恩阳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案》等相关文件,还通过全面排查,建立畜禽养殖台账;严格落实禁养区划定相关规定,对禁养区内已建的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开展全面巡查和“回头看”等方式,对全区359家畜禽养殖场全覆盖整治。先后下发《恩阳区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整改通知书》370余份,调出原禁养区养殖场38家,全面关闭33家,关停(搬迁)6家,规范处理粪污38家,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62个,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如何让污染环境的“祸首”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的“帮手”?通过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收集并发酵处理,不断提升畜禽粪污处理能力的方法,只是恩阳区在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工作中的方式之一。
同时,恩阳区还因地制宜推广堆肥发酵就地就近消纳、养殖+有机肥生产+种植、养殖+沼气(发电)+沼渣(沼液)还田利用、粪污分户收集集中处理等多种模式,带动畜禽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按照绿色发展要求,以循环经济的理念,着力推广种养业结合的“畜禽—沼气—作物”生态循环模式,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带动畜禽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恩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全区规模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达13.68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3.66%,完成85家备案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验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75.89%。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