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2019年度计划》,首次提出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从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能源、城市、碳汇、消费和制度6个方面,提出36条具体措施,预计今年底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900亿元。
从具体指标来看,2019年,成都市环保产业产值达到900亿元,新经济产值增长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5%、3%,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0%以上;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推广不低于1.6万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7.6%及以上,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森林覆盖率达3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8%。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成都将加快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项目。建设京东方第6代低温多晶硅生产线等重大项目,推进30户落后产能企业关停或部分生产线淘汰,加快发展新经济产业,力争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以上,新经济产值增长18%。
同时,将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着力改善“煤降油升”结构性态势。2019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5%,新增能源消费控制在200万吨标煤内。其中,加快淘汰6台燃煤锅炉,实施国六油品标准,扩大氢能在交通领域运用示范。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有序合理构建分布式能源系统。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12月底建成投运金堂环保发电厂。2019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5%,新增能源消费控制在200万吨标煤内。
着眼城市布局,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的发展中:完善绿色交通体系,新增公交、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车比例分别不低于100%、50%,新增11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启动物流车领域运用示范,环卫、绿化园林、邮政等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车;推进绿色建设,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推行绿色施工和既有建筑改造,减少玻璃幕墙使用,完成市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2019年接入市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筑不少于30栋。
着眼生态系统,提升碳汇体系。提升森林碳汇,新增森林蓄积量75万立方米,完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4万亩;提升园林绿地碳汇,启动40个“百个公园”示范工程,新增立体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4.6平方米。
共建共享,成都将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社会氛围。2019年底实现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以及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100%全覆盖。构建“蓉城碳汇”机制,出台专门的管理办法,以公众减排积分奖励、项目减排开发运营为路径,拓展公众低碳应用的场景,同时,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碳排放数据核算体系。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