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月季、百合、菊花、马蹄莲……今年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数百万游客在这里体验“绿色生活”,感受“美丽家园”。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比如,能源结构方面,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降至59%,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升至22.1%;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最近几年,包括北京在内的京津冀广大地区,蓝天日数明显增多,环境明显改善。
绿色生活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无土栽培蔬菜、盆景、花卉产业……我国广大农业和园艺科技工作者,也正在为人民群众的“绿色生活”而努力,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
今年5月以来,笔者到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市调研发现,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地方经济发展不仅不会因绿色发展而迟滞,反而更具活力、质量更高。
比如,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今年的普通枇杷,每斤两元都卖不出去。而枇杷小镇里技术种植的果子,单颗最大的枇杷,重86.5克,比去年最大的枇杷重了14.5克。在市场上,每斤5元还供不应求。如今,县里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技术升级,加工业与农村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村民的绿色生活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通过技术培训,石门村的村民们大力发展果蔬基地、花卉基地……当地四季都有花有果,有效推进了乡村体验游、休闲度假游、赏花游等旅游新业态。
在城市,花卉市场越来越热闹。鲜花消费带动的消费升级,带给人们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绿色生活也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垃圾分类从上海到全国46个城市试点,垃圾如何科学分类、处理,已经成为人们在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是中国人身体力行的绿色实践。可以预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都将成为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时尚。
总之,科技为绿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次北京的世园会,也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