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金华市生活垃圾可利用物集中分拣处置中心看到,这里分为废纸、玻璃、金属、衣物等八大中转区,每天来自全市农村的20多吨可回收垃圾在此集中归类,塑料瓶等直接进入粉碎车间加工,玻璃、衣物等送往工厂处理。通过回收、运输、分拣、处置一体化,实现垃圾可利用物的规模化统一分拣、无害化环保处理和资源化加工利用。
“兜底回收”提升垃圾利用率
2015年,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走在全国前列,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和98%的行政村,垃圾减量达八成以上。由于近年来再生资源行情低迷,玻璃、塑料膜、木料等低价值可回收垃圾无人问津,只能被简单填埋或焚烧处理,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也造成了资源浪费。2015年,该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垃圾分类可利用物“兜底回收”,4年来累计回收可利用物50253吨,支付收购货款2.5亿元,带动直接就业岗位2160人,实现了垃圾减量,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日常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中再利用率可以高达70%以上,但现在实际回收的利用率只有15%。为提升可回收物的利用率,该市成立金华市供销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作为可回收物主渠道机构,承担垃圾分类后可利用物的兜底回收。市、区财政对回收专用车辆购置和运维上提供补助。
“从整个行业看,垃圾分类前端有利可图的铜铝、书报、纸箱等,各家企业都在抢,竞争激烈,公司目前还在亏本运营。以玻璃为例,公司回收后运到兰溪的加工厂每吨成本超过400元,但售价只有200元。但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账。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规模效应实现利润。”金华市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洪明坦言。
垃圾再生含“金矿”
兰溪是“中国织造名城”和“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对化纤产品的需求量巨大。根据这一特点,金华市累计投资1.52亿元上马废塑料再生加工项目,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经过粉碎、清洗、烘干等多道工序后,变成了化纤丝,每吨售价在8000元以上。化纤丝销往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广泛应用于衣物、床上用品、汽车内饰等行业。截至今年7月,该市再生加工废塑料3.6万吨,销售额达2.75亿元,回收废旧塑料全部转变为“绿色财富”。
垃圾再生利用的创新模式开始吸引投资者的关注,金华市鑫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金华市绿动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浦江金鑫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参股组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分别开展报废汽车、旧纺织品、废旧农膜、废木头类的再利用项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处置链条,实现回收物的价值最大化。目前已合作处理报废汽车3506辆,旧衣服823吨,废旧薄膜6500吨,废纸1230吨,上缴税收2091万元。
夏洪明说,金华市农村垃圾回收即便有分拣员前置处理,还得在进厂后投入不少人工。企业再分拣的费用很高,因此,垃圾分类的前端管理很重要,而且像橡胶、牙刷等废塑料是属于低价值物,目前缺乏处置终端,投资成本高利润低也是一个难题。
“我们做的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亏本生意,一切只能摸索着干,但是时不我待。公司加快与市区单位、小区对接,实现可利用物兜底回收覆盖。目前已经与市区38家单位、街道签订回收协议,做到应收尽收。为便于回收,投资40万元,摆放400只箱子,覆盖市区266个小区,对旧衣物、玻璃、塑料、废铁、废纸等兜底回收。”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