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浙江省建设厅发布《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下称《标准》)。这是全国首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由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主编,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标准》统一了分类设施的标志、标识和颜色,明确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操作规范,细化到不同分类垃圾的投放、运输车辆配置、装载方式、装载标准和运输要求,每个垃圾投放点、集置点的设置、摆放规定,以及每种分类垃圾宜采取的处理工艺及方式等,涵盖垃圾分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此前,浙江省已制定颁布了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两部管理办法,杭州、宁波等也出台了相关条例。但从全省层面看,垃圾的类别、标志、品种、投放、回收等具体标准不统一、不完善,导致垃圾分类工作依据不足,成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瓶颈。
《标准》中对于垃圾分类,采用简单易懂、方便操作的“四分法”,即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这样让老百姓一眼就能从分类名称上将垃圾区分开来。”该负责人介绍,“在制订《标准》时,我们广泛征求了群众的意见。”
除“四分法”外,《标准》还针对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和装修垃圾作出了分类投放、分类处置的具体规范。例如,大件垃圾投放时不应采取任何形式的拆解、处理,应单独存放,处理时优先考虑再利用;装修垃圾则按可回收利用和有毒有害两种进行分类投放等。
《标准》统一了各类垃圾投放容器的标志标识、颜色和容量。其中,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的标志都与此前不同,新的标识更贴近生活常识,方便大家辨认。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的颜色也变成了灰色。据悉,不符合现有规范的垃圾桶,将逐步淘汰换新。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垃圾革命”。2017年起,垃圾分类连续3年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18年,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年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高速增长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今年,该增长率还要继续缩减到1%以内。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