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焦耳》杂志上报告说,人们将“柴禾”变为飞机燃料的愿望有望成为现实,近期他们成功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高密度航空燃料,使用这种燃料有助于降低航空器的二氧化碳排放。
据介绍,农林废弃物的主要成分——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木质纤维素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原料成本低廉、来源广泛。研究人员采用两步法,将木质纤维素高效转化为2,5-己二酮,并将后者转化为具有支链结构的多环烷烃燃料。两步的碳产率均在70%以上,且这种燃料具有密度高和冰点低的特点。
研究显示,这种燃料可作为高密度先进航空燃料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燃料添加剂,提高航空煤油的体积热值。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宁说,这种燃料来自生物质,比传统航油的体积热值高,利用这种高密度航油可在相同油箱容量下显著增加飞行器航程和载荷,从而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李宁对新华社记者说,该工艺的商业化还需要3年到5年时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纤维素氢解反应需要使用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二氯甲烷,下一步他们将探索使用环境友好的有机溶剂替代二氯甲烷。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