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日从永清环保获悉,该公司历时5年研发的“一种用于治理砷污染土壤的修复药剂及使用方法”技术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这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以环保、便捷地对砷污染土壤进行有效修复。另外,公司的重金属修复业务产业链逐渐成型,开始从湖南向全国拓展。
据介绍,当前砷和含砷金属的开采、冶炼,用砷或砷化合物作原料的玻璃、颜料的生产以及煤的燃烧等过程,都会产生含砷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一般而言,被污染土壤中的砷来自矿山开采、废水排放、烟尘排放以及农药施用等环节。砷在土壤中积累,并由此致使作物减产,并通过食物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砷及含砷化合物的不稳定特性,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找到很好的修复方法。以前,大家都是把含砷土壤挖出来放入熔炉高温焚烧,提取砷及含砷化合物,这样费时费力。现在我们发明了这个药剂,它可以直接和土壤中的砷合成矿化物质,这是一种稳定物质,不溶于水,也不被作物吸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永清环保技术负责人介绍,“这将为全国含砷土壤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2012年,永清环保“重金属污染土壤离子矿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依据此原理,永清环保研的“离子矿化稳定化剂”药剂,进入规模生产与实际应用阶段。离子矿化稳定剂可用于治理铅、镉、砷、汞、铬、镍、铜、锌等重金属污染。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规划项目927个,总投资595亿元,其中涉及土壤污染修复、河道底泥治理的项目投资达到117亿元。 作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龙头企业,永清环保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领域已陆续开展多个土壤修复项目,在地理位置和项目经验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收获更多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订单。
近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考察调研了湘江流域株洲至长沙段的保护和治理情况,并主持召开湘江流域保护和整治委员会会议。杜家毫在会上表示,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关系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全局,要作为“一号重点工程”,实行“一票否决”和“重大环保项目一支笔审批”,通过实施三个“3年行动计划”切实做好湘江流域治理工作。
以湖南为重点,永清环保重金属修复业务将向全国重点区域拓展。目前,公司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永兴县重金属污染和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一期项目、四川长虹(600839,股吧)南山土壤修复等多个项目。同时,公司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药剂生产线进行药剂生产,实现了公司土壤修复业务从施工到药剂生产的产业链延伸。
近期,公司环境修复业务除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外,正积极进军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据在苏州市政府采购网中了解到,永清环保近期预中标苏州安利化工厂原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项目金额约1800万元。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