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踏访贵州省安龙县栖凤办事处作坊村,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走几里,在半山腰上,被覆盖上了一层白色的膜状物凹槽的山体,俨然形成了一个漏斗状的大池,格外引人注目。池中央,穿戴整齐的工人正在操作碾压机器有条不紊地来回碾压从各地运来的生活垃圾。
记者所看到的场景便是安龙县计划投资3450万元、占地面积7500平米、日处理90吨各类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场。该工程是安龙县今年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于今年8月底全部建成。
据了解,该生活垃圾填埋场属黔西南州的重点项目,由垃圾填埋库区和渗滤液处理区两大功能区组成。自建成试运行以来,有效解决了县城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有着重大意义。
该项目是安龙县第一个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项目,也是黔西南州乃至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典范。“前不久,贵州省环保厅的两位专家到现场指导时给予了‘从建设到运行再到管理都很规范,可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样本’的高度评价。”安龙县重点项目建设联络员、县住建局副局长周鹏说。
“垃圾自燃和膜的损坏是垃圾处理的两大潜在危害。”在填埋库区旁,填埋场负责人王龙春说。“整个库区采用防渗膜铺设,为防止坚硬垃圾刺穿防渗膜,造成滤液渗漏,工程建设时特意在库区底部铺设了一层鹅卵石。此外,为了防止填埋垃圾发酵生成的可燃气体引发自燃,填埋库区还采取了导气石笼措施将可燃气体导出,防止自燃。”
就在填埋库区下方百余米的地方,已修建好的渗滤液收集池同样被帐篷覆盖得严严实实。尽管目前收集池内的渗滤液的量还不多,但其下方的处理设备却已经安装完成。“我们采用的MBR、反渗透、高级氧化等处理工艺,在国内来说是比较先进的。目前,设备调试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员工培训,只要渗滤液达到处理的量,我们立马可以进行处理。”负责渗滤液处理的技术负责人韩禄说。
一个力争做成样本的工程,不仅需要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和施工的严格规范,更需要管理规程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为了做到安全作业,该填埋场对作业人员严格要求,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护设备,按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并安排专项经费加以保障。为了防止拾荒者进场拾荒对工程设施造成破坏,该场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并与社区、派出所等形成联防机制,保障工程安全。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