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政部协调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及相关各方,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加快开展亚行贷款项目磋商谈判和签约,全年共签约12个项目,贷款总额20.8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近一成,约占2020年我国利用多双边贷款项目签约总额的三分之一。“十三五”期间暨亚行《2016-2020中国国别伙伴战略》执行期,累计签约贷款额约92亿美元,贷款项目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支持绿色发展和机制创新,知识附加值高。主要特点:
一是持续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16年以来,亚行连续五年支持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系列项目,截至目前已签署6个项目,贷款总额23亿美元;为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在云南、安徽、南水北调水源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及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自2017年以来已在长江流域投资11个项目,贷款总额19亿美元;支持城市新型低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黑龙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煤城”由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绿色发展转型。
二是借鉴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支持机制创新。在安徽创设新安江项目生态补偿基金,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在湖南采取政策导向贷款与项目投资贷款相结合的模式,支持湘潭开展低碳、智能、宜居城市试点建设;在内蒙古开展的区域合作项目中,建设智能化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改善边境生态环境和检验检疫等卫生服务,还设立了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跨境贸易和扶贫的金融中介贷款子项目;在河北开展邢台银行金融机构转贷项目,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支持企业节能减排。
三是项目的创新性、示范性强,附加值高。在江西开展了亚行在华第一个学前教育贷款合作项目、在河南开展了农村清洁能源改造项目,均创造性地采用结果导向贷款,设置了一系列具有很强示范意义的贷款支付指标;山东绿色发展基金等项目因为理念创新,示范性强,还吸引了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国开发署、绿色气候基金等机构主动提供联合融资。这些项目不仅为国内同类项目提供创新的理念、方法和经验,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本。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