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指明方向。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日前举行的2021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环保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期。
谈及碳中和对企业的影响,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李俊峰指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目前全球40%的经济体都在向碳中和的方向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加入并适应这个大潮流,这样整个工业进程和路线都会顺畅。”李俊峰表示。
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未来5到10年,我国现存的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处理、工矿企业污染等一众短板会加速补齐,传统环境治理工作将在2030年左右收尾。
“在这个过程中,以投建为主的环境污染治理市场行为将逐步退出,环境产业进而转向以运维服务、提质增效为主的存量时代。”赵笠钧说。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乐观,认为环保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并预计产业边界将进一步模糊,环保能源一体化大势所趋。
赵笠钧认为,步入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环保产业也因此迎来新一轮重要窗口期。同时他预计,随着生态环境领域不断拓宽,产业边界将进一步模糊,环保产业也将迎来更多机遇。传统环境产业将逐步由增量转入存量市场,现代服务业特性进一步凸显,产业转向以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核心服务能力三大硬核驱动。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环保产业将迎来三个转变,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从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从环保产业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表示,基于这三方面新趋势,环保企业可以在循环经济、环保设施的低碳运行、非化石能源发展等方面对低碳事业有所贡献,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环境商会执行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表示,传统能源行业的存量业务短期会受影响,新能源比例会持续提升,传统环境业务在工程服务之外还会有持续运营服务,长期来看存量市场也依然存在比较大的空间。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