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

2021-03-17 09:15

今年,惠州市惠城区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软、硬件基础建设,以住宅小区作为提高分类实效主战场,并依法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于不按规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严格依照条例规定进行严肃查处、限期整改、从严问责。

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检查

要想真正让垃圾分得好、有人管,就要明确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

按照《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街道是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惠城区委、区政府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机关和事业单位绩效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区教育局、区科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住建局等作为职能部门,对管辖场所具有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责任,牵头负责落实好行业部门的垃圾分类工作。

据悉,惠城区绩效办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每季度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协调解决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责任制落实情况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区财政局将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垃圾分类资金长效保障机制,落实资金保障。各单位对应将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单位年度财政预算。

完善住宅小区收集点改造

去年,惠城区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上提速,夯实了基础保障。今年,将在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上实现突破。

一方面,在硬件基础上,将加快推进适应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链条软、硬件基础建设,主体责任人配齐前端分类投放收集四分类收集容器,统一标志标识,并加强对居民购买家庭分类桶的宣传引导工作;配齐配足生活垃圾分类转运车辆,统一分类标识,实现分类运输、专车专运。另一方面,在宣传引导上,住宅小区作为提高分类实效主战场,将动员小区“五老”人员担任楼栋长、督导员、志愿者,参与每月入户宣传、“定时定点投放”现场引导、督促物业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完善住宅小区收集点改造,完善设施设备,落实住户源头分类投放,杜绝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目标要求。

深入实施“社会—学校—家庭”宣教模式

为全力支持惠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市容环卫事务中心今年将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实施“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宣教模式,发动各机关单位深入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宣传,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典型做法,同时持续开展入户宣传、教育培训等多层面、密集型的宣教活动,进一步夯实提升全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同时,将补齐设施设备建设及运营管理的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布局和建设管理标准,尽快支持完善市区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包括垃圾分类亭、垃圾分类桶、宣传栏、收运车辆等基础设施,加大垃圾分类设备投入,不断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在终端设施建设上,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终端处理设施已基本建成完善。今年,将加快推进惠城中心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市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建成与市区餐厨垃圾分类处置相匹配的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餐厨垃圾分类处理能力达到600吨/天。

在垃圾分类作业的过程管理上,强化前端、中端、末端各环节的有序衔接;落实垃圾运输车辆的盖网工作,避免造成运输过程“跑、冒、滴、漏”等二次污染,进一步提升现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设备的运营管理水平,常态化高标准保持垃圾分类桶点、各类收集运输车辆、中转站、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整洁有序运营。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