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经历了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处于成熟期,国内电力市场日趋饱和,供需两端增速均已进入下行通道。
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逐步展开,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将进一步推进清洁能源应用,跨越式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大分布式能源的应用范围。过去10年我国电力供给侧结构经历了深刻变革,清洁能源比重逐年提升,据《2019年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或将替换18%的煤电产能。
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进步和相互融合,促进了清洁能源技术的逐步成熟,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电力供应,也有效减少了污染。
一、水力发电
从区域来看,西部青藏高原蕴藏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剩余约3.5亿千瓦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边缘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上游、长江上游、雅鲁藏布江等流域,为以水电为先导带动水资源综合开发创造了条件。
青藏高原东缘的西南诸河待开发规模高达1.3亿千瓦,西藏将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重点。未来,通过水、风、光、储能互补开发技术,将现有的水电基地建设成水风光储电力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推进水电与新能源协调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二、光伏发电
我国太阳能最优质的资源主要分布西部、西北地区,气候恶劣,资源丰富却消纳能力有限,且电力输送困难。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光伏发电行业自2016年以来迎来爆发式增长,技术、上下游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未来,光伏发电装机及发电量将不断升高。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发布的《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2019)》,乐观估计,到2025年全国集中式光伏装机量将达到4.05亿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将达到3.25亿千瓦,装机不断提高。随着技术进步促进成本不断降低,光伏发电在电力市场化竞争中愈发具有优势。
三、风力发电
集中式风电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竞争集中度较高,且行业整合还在持续。行业内外企业通过并购切入风电行业或扩大规模的现象越来越多。
自2018年《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颁布以后,分散式风电迎来了规划、核准与开发高潮,市场反响剧烈,各地分散式风电规划纷纷出台。
但随着平价进程的开始,面对2019年、2020年两年指导电价的下调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中的电价竞争,分散式风电发展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若政策进一步转变,则可能带来更多收益风险。
四、海上风电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最新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6.1GW,全球累计安装量达到29.1GW。
2019年中国的新增装机量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一,达到创纪录的2.4GW。据其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从2019年底的29.1GW激增至234GW以上。
但是,海上风电建造成本高,自2020年起,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由地方按照实际情况予以支持,预计短期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将降速,长期竞价政策将倒逼海上风电产业升级。
五、抽水蓄能
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运抽水蓄能电站共计32座,装机容量合计3029万千瓦;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共计37座,装机容量合计5063万千瓦;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合计8092万千瓦。
《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规定,抽水蓄能电站不允许计入输配电成本且不得纳入可计提收益的固定资产范围,导致抽蓄电站成本难以通过输配电价疏导,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并不高。
未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新能源与传统煤电将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作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抽水蓄能势必迎来大规模发展,相应的电价疏导问题终将在巨量新能源和抽蓄投运压力下倒逼解决。
六、充电桩
充电桩受利用率低、补贴无法及时到位等影响,整体盈利性较差,部分企业出现倒闭、退市等现象。行业巨头特来电也是历经多年亏损,在2019年才跨过盈亏平衡线,进入收获期,实现盈利。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推动“两新一重”的政策下,现有运营企业也多为硬件企业,有望享受到全行业加速建桩的红利。
以国家电网为例,国家电网成立充电联盟,对充电桩规格统一,以招标的形式购买硬件设备,将逐步规范硬件行业发展,提升行业集中度。但换一个角度,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分为慢充、快充、更换电池、无线充电、移动便携充电等不同方式,需考虑未来随着科技发展存在充电桩模式替代品出现的可能性。
七、微电网
随着在售电侧放开,分布式电源及储能构建的微电网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微电网具有规模小、成本相对较低、地域贴近用户等特点,电力来源以风、光、热、燃气等新能源为主,能够实现多能互补。
从微电网的市场环境来看,未来3年国内微电网规模达到100亿元,接近全球额度的1/3。微电网在国内现处于起步期,示范阶段,尚没有成熟的微电网运营商业模式。
但是,微电网作为电网系统的有力补充,是智能电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商业区域、城市片区及偏远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微电网关键技术研发进度加快,微电网有望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