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16日在第五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暨碳达峰碳中和2021金山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大约需要6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大约需要45年的时间,而中国要力争30年左右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中国将言必行、行必果,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解振华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危机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为现实的威胁。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同舟共济,以实际行动落实“巴黎协定”,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等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解振华说,截至2020年底,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到45%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明显提升。
解振华说,2020年,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中国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和“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相关的顶层设计。
解振华说,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行动主要依靠地方来落实,国家鼓励各地方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探索低碳转型的路径。希望更多的地方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努力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实际行动,对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的贡献。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