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1年广东省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材料发展技术交流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张振祥等、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固废资源利用与生态材料发展领域相关企业代表参加现场会议,近600人参加线上会议。
张振祥在会议上表示,省工信厅将坚决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决策部署,与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向规范、高效、绿色、环保方向深入发展。他还总结了广东省在固废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技术、装备和处置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广东省要结合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进一步推动落实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殷素红,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韦江雄,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刘建等多位专家,围绕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材料的发展现状、政策措施、先进技术及前沿趋势,进行了专题分享。
关于固废资源化,韦江雄提出融通式系统解决方案,从源头减量、智能分类、清洁利用、高效转化、精深加工、精准管控六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固废资源化研究的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固废在建材中的资源化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辅助性凝胶材料技术和建筑垃圾啊循环再生技术。同时,他指出,目前我国在固废资源利用上面存在缺乏精细化回收分离的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提出应基于当前大数据物联网发展背景提高智能化回收与分类技术,完善全过程精准管理与决策,健全管理与保障体制。
关于生态材料发展利用,刘建以东莞市清溪水底泥处置项目为例,介绍了在无废城市背景下的河道底泥生态处置及资源化技术。他分享了东莞市清溪水底泥处置项目,该项木基于零排放和4R理念,即生态循环机制、无副面环境影响、所有材料资源化和技术创新化的理念,对河道底泥进行生态工艺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河道底泥资源化应用,制造出了生态环保免烧实心砖等产品,真正实现了精准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零排放治理。刘建进而介绍到,根据深圳大学研究,目前广东大城市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河道底泥处置的市场规模达5亿元以上/年,每年每个城市需要建设底泥处置厂5座以上才能满足需求,河道底泥生态处置及资源化技术可广泛推广到粤港澳大湾区,应用于河道底泥、工程渣土快速化、生态化处理等领域,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在当前环境和资源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缓解资源瓶颈压力,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