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电投获悉,“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今天在山东海阳投运,比原计划提前6天。该项目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20万居民,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同时,海阳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建筑平米较往年下调一块钱。
据悉,该项目投运后,海阳核电1号机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取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预计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烟尘691吨、氮氧化物1123吨、二氧化硫1188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000公顷,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130万吉焦,有效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早在2018年海阳核电1号机组商运当年,国家电投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就提出了核能供热的构想,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2019年,7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作为国内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投运,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
目前,单台核电机组供热3000万平方米的科研工程正在推进,供热范围可覆盖方圆130公里区域。
核电厂热电联产主要是从核电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用户。在此过程中,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确保核能供热安全可靠。
据介绍,海阳核能供热迈出了核能综合利用的第一步,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7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实施以后,全厂热效率由36.69%提升为37.17%;45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投运以后,热效率提高至39.94%。300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投运后,热效率将提升到55.9%,是原来的1.5倍。若海阳核电两台机组同时开展3000万平方米供热,能源贡献力相当于再造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也提出“积极稳妥开展核电余热供暖”。
据悉,国家电投将积极探索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长距离的供热,进一步实现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的模块化、标准化,为核电供热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模板和标准。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