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展望,预计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为如期实现目标,将重点推动以下工作。
大力推进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地区,着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能力,重点建设新疆、冀北、松辽、黄河下游等新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持续推进陆上风电光伏重大基地开发建设。依托西南地区水电调节能力和送出通道,完善水风光综合基地的资源开发、市场交易和调度运行机制,推进川滇黔桂、藏东南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建设。
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推进“光伏+”综合利用行动。鼓励风电分散式开发,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全面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有序推动地热能发电发展。促进新能源与新兴技术、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场景。
多措并举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存储调节设施,强化多元化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适应能力。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终端直接利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规模,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促进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多措并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