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塑料包装产业的首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正式发布。《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由清华大学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合作完成。该研究历时一年,从中国的塑料包装产业着手,阐述了塑料行业循环经济转型的路径与机遇,并提出了一系列行动方案,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出了转型建议。
“我们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当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李金惠在报告发布会上提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造、消费和出口国。我们的塑料行业怎么发展,对全球的塑料价值链都有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把握的机会点。”
发展塑料行业循环经济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有助于塑料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
报告提出,如果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到2040年,预计全球每年可避免大约80%的塑料进入海洋,为政府节省700亿美元,净增70万个工作岗位。
理由二: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报告指出,目前塑料生产占去了全球原油总消耗量的6%,若需求不变且继续沿用线性经济模式,到2050年,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达到28亿吨,相当于615个燃煤电厂的总排放量。
若采用塑料循环经济模式,仅重复使用环节,即可减少至少300万吨的塑料包装使用,减排潜力高达80%~85%;用回收再生塑料生产可以节约85%-94%的耗能;而每减少1吨的原生塑料的使用,减排力度可达到3.5吨二氧化碳当量。
理由三:有助于治理塑料污染
今年2月,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了《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并决定启动政府间谈判,力争在2024年底达成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以遏制全球塑料污染。
循环经济原则已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是塑料污染可行的治理方案。如《巴塞尔公约》塑料废物修正案将大部分废塑料列入公约管控范围;在公约的监管下,目前难以回收的塑料垃圾基本与危险废物视为等同,在跨境转移的过程中受到严格控制。欧盟、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主要经济体都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指令和行动计划来推动循环经济。
2018年,由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起的《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行动倡议,已有超过500家签署方承诺向2025年的塑料循环经济的共同目标努力。
报告认为,发展塑料包装行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根本解决方案。
为什么说,中国塑料循环经济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
实现塑料包装循环经济发展有哪些关键路径?
如何才能让塑料包装行业的循环经济转型走上快车道?
一图带你读懂《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制造、消费和出口国,中国发展塑料经济不仅是解决自身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的必要条件,也将为全球塑料价值链重塑和转型带来深远影响,同时带来诸多经济、社会、气候和环境裨益。
作为推动全球循环经济转型的重要倡导者,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认为,塑料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实施循环经济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制造和使用塑料的模式,从源头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转型势在必行。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