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山东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报告预计,山东省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达峰,煤电装机和发电量在“十五五”期间将保持在平台期。
2020年,山东省碳排放9.36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9%左右,是全国第一碳排放大省。作为仅次于广东和江苏的经济第三大省,山东碳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前两者。与此同时,山东也是全国第一煤电大省,装机容量占全国的9.5%。2020年山东电力行业碳排放总量4.13亿吨,占全省碳排放的比重约为44%。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张洁清看来,作为电力生产和消费大省,山东是全国碳排放最高的省份,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双碳”之路任重道远。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作为全国第一煤电大省,山东近十年来坚持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有效控制了煤电装机的增长,并通过本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外电入鲁”政策的推进,加快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目前来看,山东将如期甚至提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且有望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标兵,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推动电力技术和体制创新。报告对山东电力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用电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报告还对山东省风电、太阳能、核电、抽水蓄能等各类电源的发展潜力,以及山东省“外电入鲁”的前景进行了预测。针对“双碳”目标,报告在山东省能源规划的基础上,设置了“常规政策”和“清洁能源”两个情景。在两种情景下,山东省煤电发电量都将在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因此,报告认为现有的电力发展模式和路径能够满足电力“碳达峰”的要求,即依靠省内风电、光伏、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和“外电入鲁”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电力行业的“碳达峰”。
报告建议,山东应严控新增煤电项目,不再核准新的商用煤电机组;与此同时,山东应该制定淘汰落后煤电的中长期路线图,并加大落后煤电机组的淘汰力度,确保煤电装机不突破1.08亿千瓦的上限。为了加快山东电力转型,报告建议山东按照“能建尽建”原则推动风电、光伏的发展,适度发展气电,并适度加快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推动“外电入鲁”提质增效,实现2030年规模倍增。此外,报告还提出,2030年以后如果继续沿用“常规政策”情景下的路径,到2060年,山东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仍将超过1.3亿吨。但如果采用“清洁能源”情景下的发展路径,2060年,山东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降低到0.5亿吨的水平,有更大可能实现“碳中和”。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