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固废领域首个地方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用于矿山采坑回填和生态恢复技术规范》近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9月15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此项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固体废物与土壤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7家单位联合研究起草,由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过程中总结工作经验后提出。其发布和实施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回填和生态恢复进入有标可依的新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其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用于矿山采坑回填和生态恢复首开先河,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制度和管理创新。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山西、内蒙古、河北、辽宁和山东,分别占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11.6%、9.6%、9.3%、6.9%和6.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超过1亿吨的行业有7个,居前五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占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20.7%、15.3%、14.6%、13.2%和12.6%。内蒙古工业固废堆存量目前已超过15亿吨,每年产生量在1.3亿吨以上。大量工业固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
相关专家表示,此次出台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用于矿山采坑回填和生态恢复技术规范》适用于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矿山采坑进行回填和生态恢复过程的环境本底调查、环境风险评估,以及回填和生态恢复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标准规定了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矿山采坑进行回填和生态恢复的工作流程、基本要求、本底与固体废物调查、回填可行性分析、回填要求、生态恢复要求、污染控制要求、环境质量监测及相关管理要求,既解决了大量采坑开展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需充填材料的来源问题,同时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合理可控去除、二次污染防治以及采坑区域生态恢复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