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大力推动发展这一产业,能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意义重大。
强化顶层设计。当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江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再生资源产业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资源保障、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各有关部门协作力度,完善责任体系,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系统谋划政策体系。建议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独立产业主体,出台专门的政策、规划文件,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上的引导作用,从回收体系、产业链条、企业培育、技术升级、人才建设等方面,明确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目标、方向与路径。
完善网络体系建设。一是抓住我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良好时机,探索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点的两网融合,同时将资源回收利用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等基础设施纳入城市管理规划,保障城市用地,建设稳定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二是持续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进一步强化生产者对企业本身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责任。大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回收网络建设,探索承包制等新型机制,协调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立足整合网络及提高产业化规模,建设现代化的回收站点、回收分拣加工中心、交易市场和产业园区等。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一是强化精准管控。进一步明确界定高耗能高排放“两高”项目范围,助力再生资源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探索面向再生资源产业的“政府+市场”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低附加值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中,避免低附加值废弃物无序堆放造成安全隐患及二次污染;引导企业使用更加环保的破碎、拆解、加工技术与装备,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避免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采用粗放落后的加工工艺,增加落后产能。二是做好前瞻布局。立足我省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的区位优势,紧抓周边省份关联产业产品的更新换代的机遇,推动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机、动力蓄电池和节能灯等新品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探索研究高值化利用新技术,提前谋划拆解园的选址、用地等,为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牢固树立循环理念。进一步加大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强化城乡居民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积极参与的社会氛围。鼓励探索积分制、奖励制、兑换制等机制,大力培养城乡居民资源回收与利用的习惯,根植绿色、低碳、循环理念。
(作者单位: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