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色交易所日前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未来将作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以及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聚焦强化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为更多排放企业或主体提供服务。
4日举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北京绿色交易所与六省市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签署气候投融资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政策发布以来,绿色交易所积极贯彻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政策部署,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服务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
王乃祥介绍,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开发完成,为建设自愿减排市场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目前,注册登记系统已完成减排项目、减排量的登记、签发等全流程业务功能开发;交易系统方面,已具备交易主体管理、交易组织、交割结算、风控监管等核心业务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碳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具有很大潜力。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创新更多碳金融产品,将更好地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推动降低绿色溢价,引领带动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绿色交易所可以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使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谁排碳谁承担成本;二是稳步降低绿色溢价,从成本上使企业、家庭愿意选择用绿色能源。
易纲介绍,2021年,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这对于引导绿色理念,转变经济主体行为,推动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
据介绍,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强化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打造双碳管理公共平台和国家级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反映企业和项目排放量的碳账户体系,创新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一带一路”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合作,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