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农业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加快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还存在关键技术创新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监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建议,要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引领作用,挖掘农业的减排增汇潜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绿色低碳关键技术。面向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重大科技需求,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精准破解农业减排固碳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建议开展以水土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退化和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农业投入品减量、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等为重点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重点聚焦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替代领域,研发一批绿色生产和低碳加工技术、产品和装备,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巩固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二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集聚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和涉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力量,凝练一批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品种的绿色低碳技术模式,形成一批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在全国创建一批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建立农业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第三方评估机制,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评议、成果价值评估、技术风险评价等。
三是建立健全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指标、关键参数、核算方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信息化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布设稻田、农用地、养殖场等监测点位,构建科学布局、分级负责的监测评价体系,开展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固碳增汇等定位监测和调查,系统开展数据比对与分析评估,形成常态化监测。探索构建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展动态监测评估,发挥指标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