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新华通讯社辽宁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主办的2023东北亚金融大会在辽宁沈阳举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孙轶颋在会上表示,绿色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融资模式特别是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要通过好的政策体系及机制把这些融资模式、金融场景资金撬动起来。用绿色金融的模式创新把债权、股权、政府支持手段等特点不同的工具整合形成适用的绿色融资解决方案。
孙轶颋介绍,金融工具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实体经济、中介服务机构到各级政府的完整链条。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工具是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但每一种工具都有其适用性,要用绿色金融的模式创新把债权、股权、政府支持手段等特点不同的工具整合形成适用的绿色融资解决方案。
第一种是绿色化转型模式,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实施绿色转型战略来优化资产配置、丰富金融产品。第二种是市场化转型模式,即财政资金以公司制形式参与市场化运作。第三种是是纵向延伸产品服务线模式,把金融服务叠加风险分担、技术支持等形成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第四种是横向拓展合作伙伴模式,如“政银保”等模式。
那么,怎么样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投入和激励模式创新?
孙轶颋建议,要从构建绿色金融生态体系,用好政策组合拳以及建立好环境几方面着手。
构建金融的生态体系。该生态体系对融资能起到目标引领作用、有效激励作用、服务监督作用和整合拓展作用。目标引领作用要制定三大规划,即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科技创新规划,用以上三个规划找准绿色投资方向、确定绿色项目。有效激励作用要用好三大政策,即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财政政策和低碳环保政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建立绿色市场。服务监督作用要建立好三大环境,即绿色金融的法治环境,绿色金融的营商环境和绿色金融的信息环境,提升决策质量、稳定市场预期。整合拓展作用要加强三大合作,即政府间合作、市场间合作和区域间合作,协同政策、整合资源,推动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体系的目标引领作用、有效激励作用、服务监督作用和整合拓展作用,为绿色金融定方向、建市场、稳预期和增规模,绿色金融应该是水到渠成的问题。”孙轶颋坦言。
针对低碳产业布局和发展,他建议,第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订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与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相匹配的产业;第二,专注最具竞争力的细分产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将优势和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第三,通过产业集群形成集群经济,增强产业规模和竞争力;第四,注重品牌培育和维护产品信誉。
孙轶颋说,在政策运用方面,除了人民银行碳减排工具,转型金融政策也正在研究之中。同时,如何有效运用环境和气候政策也十分重要,怎么用好环境标准和标识、碳定价机制、环境教育宣传手段等。此外,还需优化绿色金融法制环境,目前上海和深圳都开展了绿色金融的地方立法。同时,要通过增强数字技术运用和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来提升地方营商环境。
孙轶颋说,推动绿色金融要跳出金融做金融,重点要为开展绿色金融创造好条件,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以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绿色金融。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