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习近平总书记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激励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一定要搞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寄望“从每家每户开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这个习惯”。2019年,我国全面启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颁布实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各地加快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发动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不断提高,进而带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垃圾分类工作看似是日常“小事”,却是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大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事难事,是党委政府必须办好的民生实事。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定不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从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到全民行动,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多措并举推动垃圾分类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文明实践蔚然成风、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例,最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市民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9.3%、参与率达96.3%。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实一步,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跟许多国家比,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跟中央要求比,我们的垃圾分类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具体到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样体现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相比珠三角特别是广州、深圳两个重点城市的先行先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相对滞后,农村还有不少乱扔垃圾的现象。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在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提升技术、宣传引导、社会参与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垃圾分类工作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各地区各部门找准位置、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源头减量、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保障责任;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配套体系,找到强化监督、落实责任与方便服务人民群众的契合点,推动全民参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