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展绿色制造已成为工业领域统筹发展与减排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为制造业低碳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毕马威中国北方区高端制造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付强表示,全球消费市场绿色低碳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选择绿色低碳产品。同时,监管部门也对企业应对气候风险的管治及披露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是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一些领军企业纷纷开展主动性举措,设定相关减排目标并披露行动路线。
不过,挑战也不容忽视。付强表示,首先,双碳目标下,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缺乏系统规划、低碳技术亟待突破、激励支撑体系不完善等制约因素。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战略层面全盘统筹,系统规划,逐步推进,不是短期内能一蹴而就的。其次,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推动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碳效果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由于共性研发平台缺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些行业节能减碳的关键核心技术仍处在瓶颈期。同时,如何获得资金支持推动绿色转型也是企业面临的问题。此外,节能减碳服务市场发育程度有待提升,绿色项目认定标准不具体,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亟待完善,这些都限制了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快速推进。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应如何抓住绿色低碳机遇,更好转型升级?付强认为,制造业企业是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主体,应从战略角度系统规划布局低碳发展之路。精准且全面的碳盘查是企业低碳发展的基石和出发点。在碳盘查的基础上,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减排动力,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和需要,设定可执行的低碳目标,识别可行的减排举措以及同业领先实践,实现低碳减排及业务增长双向推进。
对计划IPO上市的制造业企业而言,提前布局ESG建设非常必要。“未来各类绿色金融活动的标准或将趋于统一。”付强表示,准入范围上,未来更为全面的标准出台后,可持续投融资活动将得到充分支持。在评级体系上,若对重点行业的ESG指标给出指导性标准,则可为各机构建立ESG评级提供重要参考。在考核评估上,未来可建立对各类金融机构可持续绩效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办法,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内部可持续金融发展战略及目标,有的放矢开展活动。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