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废旧塑料瓶有什么用?在吴江区的一家企业眼里,它就是个“宝贝”。这家企业每年能“吃掉”125亿个废旧塑料瓶,“吐出”25万吨再生纤维,这些纤维再通过技术加工,就能做成穿用的面料。
放眼苏州制造企业大家庭,像吴江区的这家企业一样,从事资源再利用的企业就有不少。比如,苏州有支“正规军”,专门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垃圾堆里“挖”黄金;服装厂的下脚料、纺织废弃料的出路不是进垃圾焚烧场,而是被专门的企业当成原料生产出汽车内饰产品;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不仅使用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纸作原料,还在生产车间实施清洁生产,做到生产用水全面循环再利用。
由点而面,由点而链,这类企业在苏州各地相继生根开花,它们的共同名字叫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以苏州高新区为例,该区坚持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建成电子产业废物循环再生等五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集聚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6家、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58家。苏州工业园区则致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依托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多年来在污水、污泥等有机废弃物处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利用第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契机进行合理布局,最终建成了以“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热电联产/沼气利用”为核心的、各环境基础设施间有机互联、互为能量和原料提供者的循环产业园。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借用化工行业里的“行话”:排放出去的都是宝贝,“吃干榨净”才是最经济的办法。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最大化利用好各种资源的好办法。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苏州危险废物产生强度较“十三五”末降低1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5%,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认可。其中,一个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功不可没。因为,就在这一年,苏州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建设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等工作。当然,“无废城市”是一个相对概念,指源头上努力做到固体废物能减则减、产生越少越好,过程中努力做到“变废为宝”、充分资源化再利用,末端上努力做到安全处置、坚决杜绝二次污染。
当下,苏州正在紧锣密鼓谋划“未来产业”布局。无论如何,在“未来产业”的名单中,代表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循环经济产业,应当占一席。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