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方股份举办成立26周年院士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科技委资深顾问叶奇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康克军分别围绕核电数字化发展、核能综合利用、核技术应用前景等议题作行业发展报告,揭示前沿技术趋势,展望创新应用前景。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推进正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和平利用核能将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福祉。叶奇蓁院士从数字核电与数字孪生、互联网+与核电大数据、智慧核电站开发等三个方面诠释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核电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
他提出,数字化转型是核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应用,提升核电站研发、设计、建造、调试及运维等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不仅可以提高核电站的可利用率和安全性,也可为延长核电站的服役期限创造条件。
核能综合利用是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核电作为稳定、高效、清洁低碳的基荷电源,越来越被广泛认可。但核电大规模应用需要解决核电冷端余热排放的问题。
江亿院士指出,采用水热联产、水热同送、水热分离技术,可以充分回收利用冷端余热资源,用于城市供暖、海水淡化、工业用热用汽等领域。目前,清华大学与同方股份携手,已在余热利用系统的核心关键设备、长距离输热系统的综合监控技术等领域有成熟的技术产品和工程技术储备,希望与中核集团一起,共同打造核能综合利用在余热利用领域的主力军。
康克军指出,核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除传统安检领域外,还可用于核医疗、辐照杀菌、工业无损探伤、矿石分选、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他表示,当前,核技术应用产业具有市场化程度高、专业融合度大、技术突破难等特点,因此必须要靠多专业多领域的高效协同和产品快速迭代赢得市场机遇和市场占有率。康克军同时建议,企业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