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昆山张浦镇有机农场大棚,一排排荔浦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让人惊讶的是,这居然与水稻秸秆密不可分,因为芋头的养料就来自水稻秸秆。“烫手山芋”变身“资源明星”,这是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开辟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举措。
“水稻秸秆生态利用不仅促进秸秆离田,还有助于减肥减药、提高果蔬品质,能够节本增效,增加种植者收益,实现环境友好化、生产绿色化、效益多元化。”昆山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周谧介绍,试验表明,秸秆覆盖土壤能提升荔浦芋产量,通过对比试验,最高能增产42.72%,且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缓效钾含量。
昆山共有6个像张浦镇这样的水稻秸秆果蔬示范基地,农户通过将水稻秸秆覆盖在果园树盘或蔬菜栽培畦垄的地表面,以形成土壤有机覆盖,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活力等方式提高土壤稳定性,改善果蔬品质。
据了解,近年来昆山大力推动秸秆离田多元高效利用,以实施2022年度创建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为契机,探索建立秸秆收、储、用、销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目前,昆山择优确定8个区镇开展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确定锦溪镇长云村农地股份合作社实施秸秆肥料化利用工程项目,确定6家果蔬基地实施水稻秸秆果蔬基地生态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在秸秆肥料化利用方面,锦溪镇长云村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村,按照“秸秆粉碎—原料混合—覆膜发酵—晾晒筛选—机械撒肥”的核心技术模式,配套秸秆腐熟物料利用技术和异味控制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能力,集成肥料、土壤调理剂等资源化利用方式,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循环发展。
此外,针对当地农业体量和规模相对较小现状,昆山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秸秆全产业链利用路径。加强政策扶持,对离田秸秆开展150元/吨补贴,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秸秆收储利用的积极性。积极培育集体领办的合作社,形成“合作社+N”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通过内培和外销两种路径,做到“内有去处,外有销路”。
下一步,昆山将推动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深入参与到秸秆离田、利用等多个环节,丰富产业链末端主体,让秸秆“离得了、用得好、有出路”。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