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联合新闻发布会在重庆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重庆市自2022年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以来,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24类1500余个“无废城市细胞”。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2020年,川渝携手在全国率先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思路。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协同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细胞”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当前,川渝两省市优化制定了“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相关的管理规程、技术指南和评估细则,指导“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单位开展建设,明确各类“无废城市细胞”主管部门职责分工,并明确地市(区县)层级分别创建。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霆介绍,在工业领域方面,重庆市累计建成市级绿色工厂330家、绿色园区28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81家、绿色园区8家、绿色设计产品60种、绿色供应链8条。生活领域方面,从2021年起,重庆市中心城区历史性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排名西部第一。
向霆举例称,渝北、永川打造了静脉循环产业园;长寿、涪陵、璧山分别了打造无废化工园区、无废页岩气产业链、无废电镀园;江津、九龙坡打造了“无废乡村”……如今,重庆的治废特色辨识度更加彰显。
“重庆两江新区已创建完成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公园等69个‘无废城市细胞’。”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郑阳华介绍,两江新区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依托“无废城市细胞”,开展近零碳机关、学校、医院、园区等近零碳细胞标准体系建设,首个开展碳评价的环评试点项目——亚欧汽车零部件厂新建项目通过环评审批,并建成全国首家零碳排放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接下来,重庆市将把“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数量和建设增长率纳入全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指南,并在无废指数中体现,建立无废赛马比拼机制。另外,将要求相关区县结合辖区特点制定相关类别“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实施方案,打造更多精品“细胞”。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